手机看天气

扫码下载app,天气随时看

扫码下载app,天气随时看
收藏网页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

可能无法正常浏览,您可以选择

黑天半夜网 > 直接下载更新IE浏览器 >

扫码码下载APP,天气随时看

安卓下载 App Store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切换城市]

发布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开钻平台,以及低价开钻平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 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有哪些?
  • 钻井平台的发展简史
  • 怎么平台开钻
  • 怎么注册开钻平台或代理
  • “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正式开钻吗?
  • 平台开钻,能教怎么运用平台,怎么开钻

Q1: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有哪些?

一、海洋石油钻井技术特点


1.作业范围广且质量要求高


移动式钻井平台(船)不是在固定海域作业,应适应移位、不同海域、不同水深、不同方位的作业。移位、就位、生产作业、风暴雨雪等复杂作业工况对钻井平台(船)提出很高的质量要求。如半潜式钻井平台工作水深达1500~3500米,而且要适应高海况持续作业、13级风浪时不解脱等高标准要求。


2.使用寿命长,可靠性指标高


高可靠性主要体现在:(1)强度要求高,永久系泊在海上,除了要经受风、浪、流的作用外,还要考虑台风、冰、地震等灾害性环境力的作用;(2)疲劳寿命要求高,一般要求25~40年不进坞维修,因此对结构防腐、高应力区结构形式以及焊接工艺等提出了更高要求;(3)建造工艺要求高,为了保证海洋工程的质量,采用了高强度或特殊钢材(包括Z向钢材、大厚度板材和管材);(4)生产管理要求高,海洋工程的建造、下水、海上运输、海上安装甚为复杂,生产管理明显地高于常规船舶。


3.安全性要求高


由于海洋石油工程装置所产生的海损事故十分严重,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海区域发展、海上安全与技术规范条款的变化、海上生产和生活水准的提高等因素变化,对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安全性能要求大大提高,特别是对包括安全设计与要求、火灾与消防及环保设计等HSE的贯彻执行更加严格。


4.学科交叉,技术复杂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结构设计与分析涉及了海洋环境、流体动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结构、船舶技术等多门学科。因此,只有运用当代造船技术、卫星定位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机电与液压技术、现代环保与防腐蚀技术等先进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方能有效解决海洋石油开发在海洋中定位、建立海上固定平台或深海浮动式平台的泊位、浮动状态的海上钻井、完井、油气水分离处理、废水排放和海上油气的储存、输送等一系列难题。


二、总体历程


海洋石油钻井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难度,随着技术的进步,钻井平台也得到快速发展。


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海洋钻井平台作为海洋石油开采的必备装备,从一开始就与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同步发展着。189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ummerland滩的潮汐地带上首先架起一座76.2米长的木架,把钻机放在上面打井,这是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那是人类海洋石油开发的开端,也是海洋钻井平台发展的伊始。图34-12是海洋石油平台发展历程简图。


纵观世界海洋钻井平台的发展历史,自1887年世界上最早的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工作起源以来,直到50多年以后,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海上石油工程才开始有了起色,并发生了较大变化。当时世界范围内共有3个国家能够从事海上石油开发工作,所用的平台都是固定式平台,且结构和钻井方式均比较简单,平台适应水深的能力只有几十米。但随着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石油的战略意义和石油本身带给人们巨额利润的诱惑,致使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60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以美国、挪威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海洋勘探开发水平已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无论从钻井平台本身而言,还是从钻井装备能力、控制技术及适应性而言,均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一方面钻井平台的数量剧增,品种多样;另一方面,适应水深和钻深的能力越来越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仅移动式钻井平台数量已接近700台,最大适应水深能力已超过3000米,钻井深度已超过12000米。不仅如此,世界范围内具备从事海洋勘探开发能力的国家和海洋油气开采量也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够从事海洋勘探开发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100多个,所开发的油气产量已占全球总油气产量的35%左右,其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图34-12 海洋石油平台发展历程简图


1887年,世界上最早的海上石油勘探。


20世纪40年代末,海上石油工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50年前,全世界只有3个国家进行海上石油开发,所有平台都是固定式平台,可钻井水深只有几十米。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海上石油工程作业;海上石油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35%左右;全世界有近700台移动式钻井平台工作;工作最大水深已超过3000米。表34-2为1950—1980年30年间钻井装置发展情况。


海洋钻井平台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装钻井、动力、通信、导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施,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开发海洋石油,首先从浅水海域开始,然后逐渐向深海发展。


表34-2 1950—1980年世界钻井装置发展情况


海洋钻井平台经历了由浅海到深海、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图34-13)。


图34-13 随水深增大的钻井平台的发展


三、详细历程


世界现代石油工业最早诞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村。一个名为乔治·比尔斯的人于1855年请美国耶鲁大学西利曼教授对石油进行了化学分析,石油通过加热蒸馏分离成几部分,每部分都含有碳和氢的成分,其中一种就是高质量的用以发光照明的油。1858年比尔斯请德雷克上校带人打井,1859年8月27日在钻至69英尺时,终于获得了石油。从此,利用钻井获取石油、利用蒸馏法炼制煤油的技术真正实现了工业化,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了。


随着人类对石油研究的不断深入,到了20世纪,石油不仅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材料,而且其五花八门的产品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现代工业的血液”,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现代文明的进程。高额的石油利润极大推动了石油勘探开采活动,除了陆地石油勘探外,对于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也日益深入。


189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ummerland滩的潮汐地带上首先架起一座76.2米长的木架,把钻机放在上面打井,这是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


1897年,在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的旁边,美国人威廉姆斯在同一个地方造了一座与海岸垂直的栈桥,钻机、井架等放在上面钻井。由于栈桥与陆地相连,物资供应就方便多了。另外,钻机在栈桥上可以随意浮动,从而在一个栈桥上可打许多口井。在海边搭架子,造栈桥基本上是陆地的延伸,与陆地钻井没有差别。


1920年,委内瑞拉搭制了木制平台进行钻井。


1932年,美国得克萨斯公司造了一条钻井驳船“Mcbride”,上面放了几只锚,到路易斯安那Plaquemines地区“Garden”岛湾中打井。这是人类第一次“浮船钻井”,即这个驳船在平静的海面上漂浮着,用锚固定进行钻井。但是由于船上装了许多设备物资器材,在钻井的时候,该驳船就坐到海底了。从此以后,就一直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钻探。这就是第一艘坐底式钻井平台。同年,该公司按设计意图建造了一条坐底式钻井驳船“Gilliasso”。1933年这艘驳船在路易斯安那州Pelto湖打了“10号井”,钻井进尺5700英尺。以后的许多年,设计和制造了不同型号的许多坐底式钻井驳船,如1947年,Johnhayward设计的一条“布勒道20号”,平台支撑件高出驳船20多米,平台上备有动力设备、泵等。它的使用标志着现代海上钻井业的诞生。


1936年美国为了开发墨西哥湾陆上油田的延续部分,钻成功第一口海上油井并建造了木制结构生产平台,于1938年成功地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油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木制结构平台改为钢管架平台。


1953年,Cuss财团建造的“Submarex”钻井船是世界第一条钻井浮船,它由海军的一艘巡逻舰改装建成,在加利福尼亚州近海3000英尺水深处打了一口取心井。1957年,“卡斯一号”钻井船改装完毕,长78米,宽12.5米,型深4.5米,吃水3米,总吨位3000吨,用6台锚机和6根钢缆把船系于浮筒上。用浮船钻井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波浪、潮汐至少给船带来三种运动,即漂移、摇晃、上下升沉,钻头随时可能离开井底,钻井液返回漏失,钻遇高压油气大直径的导管伸缩运动而不能耐高压等。这样就把防喷器放到海底。该船首先使用简易的水下设备,从而把浮船钻井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浮船钻井的特点是比较灵活,移位快,能在深水中钻探,比较经济。但它的缺点是受风浪海况影响大,稳定性相对较差,给钻井带来困难。


1954年,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迪龙一号”问世,12个圆柱形桩腿。随后几条自升式钻井平台,皆为多腿式。1956年造的“斯考皮号”平台是第一条三腿式的自升式平台,用电动机驱动小齿轮沿桩腿上的齿条升降船体。1957年制造的“卡斯二号”是带有沉垫和4条圆柱形桩腿的平台。由于经济原因,自升式钻井平台开始兴起,滨海钻井承包商们认识到在40英尺或更深的水中工作,升降系统的造价比坐底式船要低得多。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腿是可以升降的,不钻井时,把腿升高,平台坐到水面,拖船把平台拖到工区,然后使腿下降伸到海底,再加压,平台升到一定高度,脱离潮、浪、涌的影响,得以钻井。


1954年提出张力腿式钻井平台(TLP)设想,英国北海Hutton油田首次于生产中使用此平台,1983年安装,1984年投产。


随着钻井技术的提高,在一个钻井平台上可以打许多口井而钻井平台不必移动,特别是近海的开发井。这样,固定式平台也有发展。固定式平台就是建立永久性钻井平台,大都是钢结构,打桩,然后升出海面;也有些是水泥结构件。


1962年,壳牌石油公司用世界上第一艘“碧水一号”半潜式钻井船钻井成功。“碧水一号”原来是一条坐底式平台,工作水深23米。当时为了减少移位时间,该公司在吃水12米的半潜状态下拖航。在拖航过程中,发现此时平台稳定,可以钻井,这样就得到了启示,后把该平台改装成半潜式钻井平台。1964年7月,一条专门设计的半潜式平台“碧水二号”在加利福尼亚州开钻了。第一条三角形的半潜式平台是1963年完工的“海洋钻工号”,第二条是1965年完工的“赛德柯135”。


随着海上钻井的不断发展,人类把目光移向更深的海域。半潜式钻井平台就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海况恶劣的北海,更是称雄,与之配套的水下钻井设备也随之发展,从原来简单型逐渐趋于完善。半潜式钻井平台一般都是用锚系定位的,而深海必须使用动力定位。第一条动力定位船是“Cussl”,能在12000英尺水深处工作,获取600英尺的岩心。以后出现了动力定位船“格洛玛·挑战者号”,它于1968年投入工作,一直用于大洋取心钻井。世界上真正用于海上石油勘探的第一条动力定位船是1971年建成的“赛柯船445”钻井船,工作水深在动力定位时可达600米以上。


1950—1970年,由于石油钻采技术的迅速发展,陆地和近海勘探发现大量油气储,石油产量剧增,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弃煤用油,加上汽车工业特别是家用汽车迅猛发展,大量耗油促使产油和炼油大增。


1971—1980年,由于中东战争等因素,油价攀升至每桶约32美元,促使海洋石油工业大发展,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设计建造数量从1975年的304艘增至1985年的772艘。由于油价从1981年开始下跌的延后效应(最低下跌至每桶不足16美元)。


1981—1996年,海洋石油钻井采油陷入不景气的低谷,投入海上勘探开发钻井逐年减少,1996年海洋钻井平台减至567艘,各石油设备制造厂商也大幅度萎缩或合并,海上新平台建造也较少,多数将旧平台更新改造,用以适应钻井水深和钻井深度向深部推进的需求。


1997—2004年,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诸多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中东伊拉克对科威特战争和相随而至的两次美伊战事等原因,油价又逐渐上升,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从1996年的56艘增至2002年的670艘。2003—2007年,各年依次为677艘、678艘、673艘、641艘和654艘(参见《世界石油》,2007年10月号),其中超水深的平台骤增,如2006年,世界工作水深不小于1524米(5000英尺)的超深水钻井平台(船)已111艘(包括83艘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28艘超深水钻井船)。


2001年,墨西哥湾钻井水深达2964米。


2002年,雪佛龙公司钻井垂深达9210米。


2003年,雪佛龙德士古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钻井工作水深突破3000米。


四、发展趋势


在海上石油开采的最初阶段,由于向海上进军难度很大,在海上建造平台与在海上钻井的难度很大,所以最初的海上平台只是靠近海岸、在浅海处、用木头建造的近海结构物,而进行的也不过是在水深很浅的海域进行简单的钻井活动,还未能开始进行油气的规模开采。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材料的掌握更加深入,因此构建海洋钻井平台的材料由木材变成了钢材,离海岸的距离也逐渐变远,从由海岸建筑向海洋延伸逐渐转变为出现在海面上的钻井平台。


当钻井平台由近海位置向海洋方向进发时,海洋平台下方海水的深度会发生变化,逐渐增大,特别是达到大陆架的范围之后。此时海洋钻井平台就出现了各种类型,如适于较浅深度的稳性较高的重力式平台、便于移动的半浮式平台、在风浪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张力腿式平台。


(1)海洋钻井平台被少数国家长期垄断的局面将逐渐被打破。


在海洋钻井平台技术发展过程中,美国、挪威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起步早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是在海洋深水技术开发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和垄断地位,但随着近几年世界多个国家涉足海洋勘探开发领域,尤其是中国、巴西、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崛起,今后海洋装备技术将呈现出多渠道、多国化、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2)海洋钻井平台将向高可靠性、自动化方向发展。


面对风、浪、流等各种复杂的海洋作业环境及海上安全与技术规范条款的要求等,石油装备的高可靠性是保证海洋油气能否顺利开发的先决条件。同时,为了提高平台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及减小手工操作的误差率,海洋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已得到较好的应用。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尚需对DP3定位系统、自动化管子处理系统以及海洋水下设备下入工具等做进一步研究。


(3)海洋钻井平台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


20世纪90年代后期,部分钻井平台开始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新型的多功能海洋平台不仅具有钻井功能,同时还具备修井、采油、生活和动力等多种功能。如具有动力定位装置的FPSO,不仅完全具备上述功能,而且还可以作为穿梭油轮,实现一条船开发一个海上大型油田的目标。多功能半潜式钻井平台不仅可用作钻井平台,也可用作生产平台、起重平台、铺管平台、生活平台以及海上科研基地,甚至可用作导弹发射平台等,适用范围越来越广。


(4)海洋钻井平台向深水领域发展必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世界主要海洋装备制造强国均已开始研究并制造大型化的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作业水深已由早先的10~25米发展到当今的3000米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最大钻井深度可达12000米。目前,第5代、第6代超深水半潜式平台已成为发展潮流。根据美国权威机构统计分析,2001—2007年全世界投入的海洋油气开发项目为434个,其中水深大于500米的深水项目占48%,水深大于1200米的超深水项目达到22%,各大石油公司在深海领域的投资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海洋钻井平台正不断向深水领域发展。

Q2:钻井平台的发展简史

世界现代石油工业最早诞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村。一个叫乔治·比尔斯的人于1855年请美国耶鲁大学西利曼教授对石油进行了化学分析,得出了石油能够通过加热蒸馏分离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含有碳和氢的成分,其中一种就是高质量的用以发光照明的油。1858年比尔斯请德雷克上校带人打井,1859年8月27日在钻至69英尺时,终于获得到了石油。从此,利用钻井获取石油、利用蒸馏法炼制煤油的技术真正实现了工业化,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了。 随着人类对石油研究的不断深入,到了20世纪,石油不仅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材料,而且其五花八门的产品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现代工业的血液”,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现代文明的进程。高额的石油利润极大推动了石油勘探开采活动,除了陆地石油勘探外,对于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也日益深入。近海石油的勘探开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97年,在美国加州Summer land滩的潮汐地带上首先架起一座76.2米长的木架,把钻机放在上面打井,这是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1920年委内瑞拉搭制了木制平台进行钻井。1936年美国为了开发墨西哥湾陆上油田的延续部分,钻成功第一口海上油井并建造了木制结构生产平台,两年后,于1938年成功地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油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木制结构平台改为钢管架平台。1964-1966年英国、挪威在水深超过100米、浪高达到30米、最高风速160千米/小时、气温至零下且有浮冰的恶劣条件下,成功地开发了北海油田。标志着人们开发海上油田的技术已臻成熟。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在近海开展石油商业活动,原油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0%左右。1897年,在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的旁边,美国人威廉姆斯在同一个地方造了一座与海岸垂直的栈桥,钻机、井架等放在上面钻井。由于栈桥与陆地相连,物资供应就方便多了。另外,钻机在栈桥上可以随意浮动,从而在一个栈桥上可打许多口井。在海边搭架子,造栈桥基本上是陆地的延伸,与陆地钻井没有差别。能否远离岸边在更深的海里钻井呢? 1932年,美国得克萨斯公司造了一条钻井驳船“Mcbride”,上面放了几只锚,到路易斯安那州Plaquemines地区“Garden”岛湾中打井。这是人类第一次“浮船钻井”,即这个驳船在平静的海面上漂浮着,用锚固定进行钻井。但是由于船上装了许多设备物资器材,在钻井的时候,该驳船就坐到海底了。从此以后,就一直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钻探。这就是第一艘坐底式钻井平台。同年,该公司按设计意图建造了一条坐底式钻井驳船“Gilliasso”。1933年这艘驳船在路易斯安那州Pelto湖打了“10号井”,钻井进尺5700英尺。以后的许多年,设计和制造了不同型号的许多坐底式钻井驳船,如1947年,john hayward设计的一条“布勒道20号”,平台支撑件高出驳船20多米,平台上备有动力设备、泵等。它的使用标志着现代海上钻井业的诞生。

由于经济原因,自升式钻井平台开始兴起,滨海钻井承包商们认识到在40英尺或更深的水中工作,升降系统的造价比坐底式船要低得多。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腿是可以升降的,不钻井时,把腿升高,平台坐到水面,拖船把平台拖到工区,然后使腿下降伸到海底,再加压,平台升到一定高度,脱离潮、浪、涌的影响,得以钻井。1954年,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迪龙一号”问世,12个圆柱形桩腿。随后几条自升式钻井平台,皆为多腿式。1956年造的“斯考皮号”平台是第一条三腿式的自升式平台,用电动机驱动小齿轮沿桩腿上的齿条升降船体,桩腿为×架式。1957年制造的“卡斯二号”是带有沉垫和4条圆柱形桩腿的平台。 随着钻井技术的提高,在一个钻井平台上可以打许多口井而钻井平台不必移动,特别是近海的开发井。这样,固定式平台也有发展。固定式平台就是建立永久性钻井平台,大都是钢结构,打桩,然后升出海面;也有些是水泥结构件。至今工作水深最深的固定平台是“Cognac”,它能站立在路易斯安那州近海318米水深处工作。

1953年,Cuss财团造成的“Submarex”钻井船是世界第一条钻井浮船,它由海军的一艘巡逻舰改装建成,在加州近海3000尺水深处打了一口取心井。1957年,“卡斯一号”钻井船改装完毕,长78米,宽12.5米,型深4.5米,吃水3米,总吨位3000吨,用6台锚机和6根钢缆把船系于浮筒上。用浮船钻井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波浪、潮汐至少给船带来三种运动,即漂移、摇晃、上下升沉,钻头随时可能离开井底,泥浆返回漏失,钻遇高压油气大直径的导管伸缩运动而不能耐高压等等。这样就把防喷器放到海底。该船首先使用简易的水下设备,从而把浮船钻井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 浮船钻井的特点是比较灵活,移位快,能在深水中钻探,比较经济。但它的缺点是受风浪海况影响大,稳定性相对较差,给钻井带来困难。

1962年,壳牌石油公司用世界上第一艘“碧水一号”半潜式钻井船钻井成功。“碧水一号”原来是一条坐底式平台,工作水深23米。当时为了减少移位时间,该公司在吃水12米的半潜状态下拖航。在拖航过程中,发现此时平台稳定,可以钻井,这样就受到了启示,后把该平台改装成半潜式钻井平台。1964年7月,一条专门设计的半潜式平台“碧水二号”在加州开钻了。第一条三角形的半潜式平台是1963年完工的“海洋钻工号”,第二条是1965年完工的“赛德柯135”。

随着海上钻井的不断发展,人类把目光移向更深的海域。半潜式钻井平台就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海况恶劣的北海,更是称雄,与之配套的水下钻井设备也有发展,从原来简单型逐渐趋于完善。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定位一般都是用锚系定位的,而深海必须使用动力定位。第一条动力定位船是“Cussl”,能在12000英尺水深处工作,获取600英尺的岩心。以后出现了动力定位船“格洛玛·挑战者号”,它于1968年投入工作,一直用于大洋取心钻井。世界上真正用于海上石油勘探的第一条动力定位船是1971年建成的“赛柯船445”钻井船,工作水深在动力定位时可达600米以上。 半潜式平台有自航和非自航的。动力定位船所配套的水下设备是无导向绳的水下钻井设备。后来,钻井平台又有新的型式出现。如张力腿平台和“Spar”。科学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海上钻井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人们现在已向更深的海域进军,无论是钻井井深、钻井水深、钻井效率都有新的世界纪录出现。

中国海洋钻井平台发展概况

中国石油工业起步比较晚,上世纪50年代末,当时的石油部领导提出了“上山下海,以陆推海”的海洋石油发展大略。1963年,在对海南岛和广西地质资料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决定在南中国海建造海上石油平台。此后的2年间,广东茂名石油公司的专家们用土办法制成了中国第一座浮筒式钻井平台,在莺歌海渔村水道口外距海岸4公里处钻了3口探井,并在400米深的海底钻获了15升原油。1966年12月31日,中国的第一座正式海上平台在渤海下钻,并于1967年6月14日喜获工业油流,从此揭开了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序幕。

1981年地矿部为了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决定建设一台半潜式的海洋钻井船,取名叫“勘探三号”。1984年6月由上海708研究所、上海船厂、海洋地质调查局联合设计,上海船厂建造的中国第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3号建成。其后转战南北,共打出15口海底油、气井。它为发现中国东海平湖油气田残雪构造,作出了重要贡献。

“勘探3”号由一座箱式甲板(亦称平台甲板)6根大型立柱、一座高大井架和两只潜艇式的沉垫组成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从沉垫底部到平台的上甲板有35.2米高,相当于一座12层的高楼,如果算到井架顶部总高有100米,总长91米,总宽71米,工作排水量219910吨,工作吃水20米,平台上装有900项,8600多台件机电设备。平台甲板被6根直径9米的主柱高高地托在高空,远远看去像是一座岛屿。它除了包括钻井、泥浆、固井、防喷系统在内的全套钻探设备外,还配置了4组(8台)150吨的电动锚机,5组66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同时,船上还配有潜水钟和甲板减压舱组成的200米饱和潜水系统,防火、防爆和可燃性气体自动报警系统等现代化设备。“勘探3”号平台上设有地质楼、报务室、应急发电机室、水文气象室、中心控制室和居住室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水电通讯一应齐全,甲板顶还有可供直升飞机起降的停机坪。

半潜式钻井平台具有优良的抗风浪性能和较大的可变载荷,并可在较深海域进行钻探作业。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建造,而且造价昂贵。为了能设计出适应中国大陆架实际情况的半潜式钻井平台,3个单位的设计人员收集了大量的水文气象资料,并通过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对5种方案进行了严格筛选,最后正式确定采用矩形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方案。其主要性能参数为;工作水深35~200米,最大钻井深度6000米。

1984年6月25日上午,“勘探3”号在中国最大的拖轮“德大”号的拖引下,离开上海港到东海温州湾外的海域进行各种性能试验。试验表明,“勘探3”号辐射状锚泊系统布置合理,十分适应该平台的精确定位和作业。其间“勘探3”号在试验的狂风巨浪中接受了中国船舶检验局和美国ABS船级社的入级签证,美国船级社的日籍验船师木下博敏把“勘探3”号称作为中国现代海上工程的标志。国外一般海洋钻探公司获悉中国有这样高质量的钻井平台后,纷纷前来探询租用或合资经营“勘探3”号钻探承包作业的可能性。

目前世界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靠近陆地的称之为大陆边缘的部分。大陆边缘又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部分。中国大陆架是世界最宽的大陆架之一,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据有关专家估计仅大陆架石油地质储量约250亿吨,天然气80000亿立方米。如果再考虑整个大陆边缘,其发展前景更不可限量。根据1994年的数据,中国海上采集地震测线57万公里,打探井363口,发现油气构造88个,获得石油地质储量11.88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800亿立方米,年产量达到了647万吨。目前年产油量2500万吨,年产气量约50亿立方米。

2008年6月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宣布:目前全球最大的座底式钻井平台——中油海三号座底式钻井平台安全抵达冀东南堡油田。该平台投用后,将大大提高中国石油滩海地区勘探开发的能力。中油海三号是由中国石油海洋公司与上海708所联合研制,由山海关造船厂制造。该平台长78.4米,宽41米,上甲板高20.9米,空船总重量5888吨,适合10米以内水深的海上作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座底式钻井平台。中国石油海洋公司组建于2004年11月,2006年,公司在渤海湾三个油田海上钻完井17口,试油试采11.2万吨,动用自有船舶8艘、外雇船舶19艘,安全完成了19次海上平台的拖航、移位。目前,中国石油海洋公司已拥有各类移动式平台七座,包括五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和两座生活平台,还有正在新加坡建造三座自升式钻井平台,预计将于2008—2009年间陆续完成。

目前中国正在设计、建造的超深水钻井平台(船)主要有:

一、由708所与上海外高桥造船厂设计、建造3000米工作水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

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新厂建造了BG9000型4艘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三、由中国与韩国合资的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承担建造、舍凡钻井公司(Sevan Drilling)拥有的“舍凡钻工(Sevan Driller)”号半潜式平台,工作水深达当前创世界纪录的12500英尺(3810米);中部具有双井架的、钻深能力亦达当前创世界纪录的40000英尺(12200米)超深井钻机;是世界第一艘SSP(即舍凡稳定性(减摇)钻井平台)。

四、由上海船厂与美国Frontter公司签订于2007年3季末以后开始建造4-5万吨动力定位深水钻井船。

以上均是中国垮入超深水钻井平台建造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在建造平台、船体吨位总量方面仅次于韩国而居世界第2位,但在自行设计建造用于平台、船上的主机、特别是浮式钻井专用设备方面几乎还是空白,这需要国内海洋装备企业瞄准世界顶尖水平继续努力。  五、 “海洋石油981”是中国首次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的最高水平,堪称海工装备里的“航空母舰

2008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概况

2008年.蓬勃发展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给萧条的船舶市场带来了一些惊喜。海工装备租赁市场的火爆不仅为海工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也催生了一些像迪拜船厂这样的新船企。然而,受金融危机和油价下跌的双重夹击,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微妙。

2008年共有60套钻井装备成交,订造量再创近几年新高。这60套钻井装备包括自升式钻井平台26座、半潜式钻井平台15座、钻井船19艘。其中,深水装备占总订单量的比例从2007年的48%上升到2008~#的57%,成为投资重点。

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建造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吉宝和胜科海事两大集团,其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截至去年底,全球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共计79座,而新加坡两大集团手持32座,市场占有率达41%;全球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共计55座,新加坡两大集团手持23座,市场占有率达42%。

钻井船订单则主要被韩国船企承揽。该市场在目前海洋工程装备建造领域是集中度最高的。截至2008年底,全球船企手持钻井船订单总计44艘,其中韩国四大船企(大宇、三星、现代重工、STX)手持订单达到41艘,市场占有率达93%。2008年,这四大船企更是包揽了全部订单。

中东地区近年来海洋开发逐渐升温,凭借多年积累的海工装备修理经验和资源优势,阿联酋船企迅速崛起,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海工装备制造力量。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领域,目前阿联酋船企手持订单总数达21座,仅次于新加坡。

韩国占据FPSO新建市场的主导地位。截至2008年11月底,全球有超过7家建造商持有FPSO(包括FPSO新建和改装)的建造订单。从手持订单看,韩国依然占据FPSO新建领域的主导地位,三大船企(三星、现代、大宇)手持FPSO新建订单共计9艘,市场占有率达75%。三星重工是世界最大的FPSO建造厂商,目前手持7艘:FPSO订单,其中有4艘是FlexLNG公司订造的LNG—FPSO,目前全球仅三星重工在建造该型船。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影响逐步显现。由于信贷紧缩、融资困难,一些海洋工程项目被迫推迟或取消,甚至出现了企业破产的情况。12月,要求海洋工程产品延期交付和订单取消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多家海洋工程公司与新加坡吉宝集团协商取消订单。目前,新加坡吉宝集团已有价值4.5亿美元的1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和1艘多用途工作船的订单被取消,另有2座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还在协商。据报道,由于项目取消,已有一些原本用于改装FPSO的单壳油船被卖掉。

巴克莱公司最近发布的《全球勘探开发投资调查》表明,连续6年增长的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将在2009年减少12%,由2008年的4540亿美元减至4000亿美元,市场正在经历一轮大洗牌。


Q3:怎么平台开钻

我送你平台吧,是开钻的!

Q4:怎么注册开钻平台或代理

进入他们平台的网址,点注册,有上级推荐的话,把上级编号写上即可,等上级给你开权限

Q5:“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正式开钻吗?

2012年5月9日,这一天必将载入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史册。当天上午,随着中国首座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第六代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的钻头在南海荔湾6-1区域1500m深的水下探入地层,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由此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王宜林当天在北京举行的“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开钻仪式上指出,大型深水装备是“流动的国土”,是大力推进海洋石油工业跨越发展的“战略利器”。“海洋石油981”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开启了中国海油正式挺进深水区的新征程,拓展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新空间,必将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和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做出新贡献。


近年来,我国能源供应与消费关系矛盾日趋突出。2011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21.5%,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预计未来油气对外依存度还将进一步提升。而国际油价的居高不下,使得国内油气资源供应的局面日益严峻。作为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油气资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供给和经济安全。因此,国内迫切需要发现具有战略接替性的油气开发新领域。


我国陆地和海洋浅水区都经历了40至50年的勘探,勘探程度较高,再发现新的大型油气接替领域相当困难。而南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153.7×104km2的深水区域,可以成为我国油气的重要接替领域。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开发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南海的深水油气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为进军南海深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打造以“海洋石油981”为旗舰的“深水舰队”,作为中国首次自主设计、建造的超大型第六代3000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的最高水平,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海洋石油981”主要用于南海深水油田的勘探钻井、生产钻井、完井和修井作业。该平台设计建造关键技术攻关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863”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是高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中国海油拥有其自主知识产权。该平台的成功建造和使用,填补了中国在深水钻井特大型装备项目上的空白。


“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

Q6:平台开钻,能教怎么运用平台,怎么开钻

供货商在平台供货,你注册一个账户,登陆平台,充钱进去,找到你要开的钻,购买就可以可,你下单后,供货商可以在后台看到你下的单,然后就会给你开钻,你也可以搭建自己的点卡平台,

盈利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

关于开钻平台和低价开钻平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开钻平台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 onClick="allCount('首页_点击_实况天气_实况天气')"> 4 °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开钻平台,以及低价开钻平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 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有哪些?
  • 钻井平台的发展简史
  • 怎么平台开钻
  • 怎么注册开钻平台或代理
  • “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正式开钻吗?
  • 平台开钻,能教怎么运用平台,怎么开钻

Q1: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有哪些?

一、海洋石油钻井技术特点


1.作业范围广且质量要求高


移动式钻井平台(船)不是在固定海域作业,应适应移位、不同海域、不同水深、不同方位的作业。移位、就位、生产作业、风暴雨雪等复杂作业工况对钻井平台(船)提出很高的质量要求。如半潜式钻井平台工作水深达1500~3500米,而且要适应高海况持续作业、13级风浪时不解脱等高标准要求。


2.使用寿命长,可靠性指标高


高可靠性主要体现在:(1)强度要求高,永久系泊在海上,除了要经受风、浪、流的作用外,还要考虑台风、冰、地震等灾害性环境力的作用;(2)疲劳寿命要求高,一般要求25~40年不进坞维修,因此对结构防腐、高应力区结构形式以及焊接工艺等提出了更高要求;(3)建造工艺要求高,为了保证海洋工程的质量,采用了高强度或特殊钢材(包括Z向钢材、大厚度板材和管材);(4)生产管理要求高,海洋工程的建造、下水、海上运输、海上安装甚为复杂,生产管理明显地高于常规船舶。


3.安全性要求高


由于海洋石油工程装置所产生的海损事故十分严重,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海区域发展、海上安全与技术规范条款的变化、海上生产和生活水准的提高等因素变化,对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安全性能要求大大提高,特别是对包括安全设计与要求、火灾与消防及环保设计等HSE的贯彻执行更加严格。


4.学科交叉,技术复杂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结构设计与分析涉及了海洋环境、流体动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结构、船舶技术等多门学科。因此,只有运用当代造船技术、卫星定位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机电与液压技术、现代环保与防腐蚀技术等先进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方能有效解决海洋石油开发在海洋中定位、建立海上固定平台或深海浮动式平台的泊位、浮动状态的海上钻井、完井、油气水分离处理、废水排放和海上油气的储存、输送等一系列难题。


二、总体历程


海洋石油钻井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难度,随着技术的进步,钻井平台也得到快速发展。


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海洋钻井平台作为海洋石油开采的必备装备,从一开始就与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同步发展着。189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ummerland滩的潮汐地带上首先架起一座76.2米长的木架,把钻机放在上面打井,这是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那是人类海洋石油开发的开端,也是海洋钻井平台发展的伊始。图34-12是海洋石油平台发展历程简图。


纵观世界海洋钻井平台的发展历史,自1887年世界上最早的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工作起源以来,直到50多年以后,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海上石油工程才开始有了起色,并发生了较大变化。当时世界范围内共有3个国家能够从事海上石油开发工作,所用的平台都是固定式平台,且结构和钻井方式均比较简单,平台适应水深的能力只有几十米。但随着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石油的战略意义和石油本身带给人们巨额利润的诱惑,致使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60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以美国、挪威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海洋勘探开发水平已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无论从钻井平台本身而言,还是从钻井装备能力、控制技术及适应性而言,均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一方面钻井平台的数量剧增,品种多样;另一方面,适应水深和钻深的能力越来越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仅移动式钻井平台数量已接近700台,最大适应水深能力已超过3000米,钻井深度已超过12000米。不仅如此,世界范围内具备从事海洋勘探开发能力的国家和海洋油气开采量也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够从事海洋勘探开发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100多个,所开发的油气产量已占全球总油气产量的35%左右,其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图34-12 海洋石油平台发展历程简图


1887年,世界上最早的海上石油勘探。


20世纪40年代末,海上石油工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50年前,全世界只有3个国家进行海上石油开发,所有平台都是固定式平台,可钻井水深只有几十米。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海上石油工程作业;海上石油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35%左右;全世界有近700台移动式钻井平台工作;工作最大水深已超过3000米。表34-2为1950—1980年30年间钻井装置发展情况。


海洋钻井平台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装钻井、动力、通信、导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施,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开发海洋石油,首先从浅水海域开始,然后逐渐向深海发展。


表34-2 1950—1980年世界钻井装置发展情况


海洋钻井平台经历了由浅海到深海、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图34-13)。


图34-13 随水深增大的钻井平台的发展


三、详细历程


世界现代石油工业最早诞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村。一个名为乔治·比尔斯的人于1855年请美国耶鲁大学西利曼教授对石油进行了化学分析,石油通过加热蒸馏分离成几部分,每部分都含有碳和氢的成分,其中一种就是高质量的用以发光照明的油。1858年比尔斯请德雷克上校带人打井,1859年8月27日在钻至69英尺时,终于获得了石油。从此,利用钻井获取石油、利用蒸馏法炼制煤油的技术真正实现了工业化,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了。


随着人类对石油研究的不断深入,到了20世纪,石油不仅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材料,而且其五花八门的产品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现代工业的血液”,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现代文明的进程。高额的石油利润极大推动了石油勘探开采活动,除了陆地石油勘探外,对于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也日益深入。


189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ummerland滩的潮汐地带上首先架起一座76.2米长的木架,把钻机放在上面打井,这是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


1897年,在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的旁边,美国人威廉姆斯在同一个地方造了一座与海岸垂直的栈桥,钻机、井架等放在上面钻井。由于栈桥与陆地相连,物资供应就方便多了。另外,钻机在栈桥上可以随意浮动,从而在一个栈桥上可打许多口井。在海边搭架子,造栈桥基本上是陆地的延伸,与陆地钻井没有差别。


1920年,委内瑞拉搭制了木制平台进行钻井。


1932年,美国得克萨斯公司造了一条钻井驳船“Mcbride”,上面放了几只锚,到路易斯安那Plaquemines地区“Garden”岛湾中打井。这是人类第一次“浮船钻井”,即这个驳船在平静的海面上漂浮着,用锚固定进行钻井。但是由于船上装了许多设备物资器材,在钻井的时候,该驳船就坐到海底了。从此以后,就一直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钻探。这就是第一艘坐底式钻井平台。同年,该公司按设计意图建造了一条坐底式钻井驳船“Gilliasso”。1933年这艘驳船在路易斯安那州Pelto湖打了“10号井”,钻井进尺5700英尺。以后的许多年,设计和制造了不同型号的许多坐底式钻井驳船,如1947年,Johnhayward设计的一条“布勒道20号”,平台支撑件高出驳船20多米,平台上备有动力设备、泵等。它的使用标志着现代海上钻井业的诞生。


1936年美国为了开发墨西哥湾陆上油田的延续部分,钻成功第一口海上油井并建造了木制结构生产平台,于1938年成功地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油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木制结构平台改为钢管架平台。


1953年,Cuss财团建造的“Submarex”钻井船是世界第一条钻井浮船,它由海军的一艘巡逻舰改装建成,在加利福尼亚州近海3000英尺水深处打了一口取心井。1957年,“卡斯一号”钻井船改装完毕,长78米,宽12.5米,型深4.5米,吃水3米,总吨位3000吨,用6台锚机和6根钢缆把船系于浮筒上。用浮船钻井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波浪、潮汐至少给船带来三种运动,即漂移、摇晃、上下升沉,钻头随时可能离开井底,钻井液返回漏失,钻遇高压油气大直径的导管伸缩运动而不能耐高压等。这样就把防喷器放到海底。该船首先使用简易的水下设备,从而把浮船钻井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浮船钻井的特点是比较灵活,移位快,能在深水中钻探,比较经济。但它的缺点是受风浪海况影响大,稳定性相对较差,给钻井带来困难。


1954年,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迪龙一号”问世,12个圆柱形桩腿。随后几条自升式钻井平台,皆为多腿式。1956年造的“斯考皮号”平台是第一条三腿式的自升式平台,用电动机驱动小齿轮沿桩腿上的齿条升降船体。1957年制造的“卡斯二号”是带有沉垫和4条圆柱形桩腿的平台。由于经济原因,自升式钻井平台开始兴起,滨海钻井承包商们认识到在40英尺或更深的水中工作,升降系统的造价比坐底式船要低得多。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腿是可以升降的,不钻井时,把腿升高,平台坐到水面,拖船把平台拖到工区,然后使腿下降伸到海底,再加压,平台升到一定高度,脱离潮、浪、涌的影响,得以钻井。


1954年提出张力腿式钻井平台(TLP)设想,英国北海Hutton油田首次于生产中使用此平台,1983年安装,1984年投产。


随着钻井技术的提高,在一个钻井平台上可以打许多口井而钻井平台不必移动,特别是近海的开发井。这样,固定式平台也有发展。固定式平台就是建立永久性钻井平台,大都是钢结构,打桩,然后升出海面;也有些是水泥结构件。


1962年,壳牌石油公司用世界上第一艘“碧水一号”半潜式钻井船钻井成功。“碧水一号”原来是一条坐底式平台,工作水深23米。当时为了减少移位时间,该公司在吃水12米的半潜状态下拖航。在拖航过程中,发现此时平台稳定,可以钻井,这样就得到了启示,后把该平台改装成半潜式钻井平台。1964年7月,一条专门设计的半潜式平台“碧水二号”在加利福尼亚州开钻了。第一条三角形的半潜式平台是1963年完工的“海洋钻工号”,第二条是1965年完工的“赛德柯135”。


随着海上钻井的不断发展,人类把目光移向更深的海域。半潜式钻井平台就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海况恶劣的北海,更是称雄,与之配套的水下钻井设备也随之发展,从原来简单型逐渐趋于完善。半潜式钻井平台一般都是用锚系定位的,而深海必须使用动力定位。第一条动力定位船是“Cussl”,能在12000英尺水深处工作,获取600英尺的岩心。以后出现了动力定位船“格洛玛·挑战者号”,它于1968年投入工作,一直用于大洋取心钻井。世界上真正用于海上石油勘探的第一条动力定位船是1971年建成的“赛柯船445”钻井船,工作水深在动力定位时可达600米以上。


1950—1970年,由于石油钻采技术的迅速发展,陆地和近海勘探发现大量油气储,石油产量剧增,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弃煤用油,加上汽车工业特别是家用汽车迅猛发展,大量耗油促使产油和炼油大增。


1971—1980年,由于中东战争等因素,油价攀升至每桶约32美元,促使海洋石油工业大发展,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设计建造数量从1975年的304艘增至1985年的772艘。由于油价从1981年开始下跌的延后效应(最低下跌至每桶不足16美元)。


1981—1996年,海洋石油钻井采油陷入不景气的低谷,投入海上勘探开发钻井逐年减少,1996年海洋钻井平台减至567艘,各石油设备制造厂商也大幅度萎缩或合并,海上新平台建造也较少,多数将旧平台更新改造,用以适应钻井水深和钻井深度向深部推进的需求。


1997—2004年,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诸多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中东伊拉克对科威特战争和相随而至的两次美伊战事等原因,油价又逐渐上升,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从1996年的56艘增至2002年的670艘。2003—2007年,各年依次为677艘、678艘、673艘、641艘和654艘(参见《世界石油》,2007年10月号),其中超水深的平台骤增,如2006年,世界工作水深不小于1524米(5000英尺)的超深水钻井平台(船)已111艘(包括83艘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28艘超深水钻井船)。


2001年,墨西哥湾钻井水深达2964米。


2002年,雪佛龙公司钻井垂深达9210米。


2003年,雪佛龙德士古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钻井工作水深突破3000米。


四、发展趋势


在海上石油开采的最初阶段,由于向海上进军难度很大,在海上建造平台与在海上钻井的难度很大,所以最初的海上平台只是靠近海岸、在浅海处、用木头建造的近海结构物,而进行的也不过是在水深很浅的海域进行简单的钻井活动,还未能开始进行油气的规模开采。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材料的掌握更加深入,因此构建海洋钻井平台的材料由木材变成了钢材,离海岸的距离也逐渐变远,从由海岸建筑向海洋延伸逐渐转变为出现在海面上的钻井平台。


当钻井平台由近海位置向海洋方向进发时,海洋平台下方海水的深度会发生变化,逐渐增大,特别是达到大陆架的范围之后。此时海洋钻井平台就出现了各种类型,如适于较浅深度的稳性较高的重力式平台、便于移动的半浮式平台、在风浪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张力腿式平台。


(1)海洋钻井平台被少数国家长期垄断的局面将逐渐被打破。


在海洋钻井平台技术发展过程中,美国、挪威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起步早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是在海洋深水技术开发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和垄断地位,但随着近几年世界多个国家涉足海洋勘探开发领域,尤其是中国、巴西、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崛起,今后海洋装备技术将呈现出多渠道、多国化、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2)海洋钻井平台将向高可靠性、自动化方向发展。


面对风、浪、流等各种复杂的海洋作业环境及海上安全与技术规范条款的要求等,石油装备的高可靠性是保证海洋油气能否顺利开发的先决条件。同时,为了提高平台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及减小手工操作的误差率,海洋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已得到较好的应用。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尚需对DP3定位系统、自动化管子处理系统以及海洋水下设备下入工具等做进一步研究。


(3)海洋钻井平台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


20世纪90年代后期,部分钻井平台开始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新型的多功能海洋平台不仅具有钻井功能,同时还具备修井、采油、生活和动力等多种功能。如具有动力定位装置的FPSO,不仅完全具备上述功能,而且还可以作为穿梭油轮,实现一条船开发一个海上大型油田的目标。多功能半潜式钻井平台不仅可用作钻井平台,也可用作生产平台、起重平台、铺管平台、生活平台以及海上科研基地,甚至可用作导弹发射平台等,适用范围越来越广。


(4)海洋钻井平台向深水领域发展必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世界主要海洋装备制造强国均已开始研究并制造大型化的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作业水深已由早先的10~25米发展到当今的3000米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最大钻井深度可达12000米。目前,第5代、第6代超深水半潜式平台已成为发展潮流。根据美国权威机构统计分析,2001—2007年全世界投入的海洋油气开发项目为434个,其中水深大于500米的深水项目占48%,水深大于1200米的超深水项目达到22%,各大石油公司在深海领域的投资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海洋钻井平台正不断向深水领域发展。

Q2:钻井平台的发展简史

世界现代石油工业最早诞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村。一个叫乔治·比尔斯的人于1855年请美国耶鲁大学西利曼教授对石油进行了化学分析,得出了石油能够通过加热蒸馏分离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含有碳和氢的成分,其中一种就是高质量的用以发光照明的油。1858年比尔斯请德雷克上校带人打井,1859年8月27日在钻至69英尺时,终于获得到了石油。从此,利用钻井获取石油、利用蒸馏法炼制煤油的技术真正实现了工业化,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了。 随着人类对石油研究的不断深入,到了20世纪,石油不仅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材料,而且其五花八门的产品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现代工业的血液”,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现代文明的进程。高额的石油利润极大推动了石油勘探开采活动,除了陆地石油勘探外,对于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也日益深入。近海石油的勘探开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97年,在美国加州Summer land滩的潮汐地带上首先架起一座76.2米长的木架,把钻机放在上面打井,这是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1920年委内瑞拉搭制了木制平台进行钻井。1936年美国为了开发墨西哥湾陆上油田的延续部分,钻成功第一口海上油井并建造了木制结构生产平台,两年后,于1938年成功地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油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木制结构平台改为钢管架平台。1964-1966年英国、挪威在水深超过100米、浪高达到30米、最高风速160千米/小时、气温至零下且有浮冰的恶劣条件下,成功地开发了北海油田。标志着人们开发海上油田的技术已臻成熟。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在近海开展石油商业活动,原油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0%左右。1897年,在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的旁边,美国人威廉姆斯在同一个地方造了一座与海岸垂直的栈桥,钻机、井架等放在上面钻井。由于栈桥与陆地相连,物资供应就方便多了。另外,钻机在栈桥上可以随意浮动,从而在一个栈桥上可打许多口井。在海边搭架子,造栈桥基本上是陆地的延伸,与陆地钻井没有差别。能否远离岸边在更深的海里钻井呢? 1932年,美国得克萨斯公司造了一条钻井驳船“Mcbride”,上面放了几只锚,到路易斯安那州Plaquemines地区“Garden”岛湾中打井。这是人类第一次“浮船钻井”,即这个驳船在平静的海面上漂浮着,用锚固定进行钻井。但是由于船上装了许多设备物资器材,在钻井的时候,该驳船就坐到海底了。从此以后,就一直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钻探。这就是第一艘坐底式钻井平台。同年,该公司按设计意图建造了一条坐底式钻井驳船“Gilliasso”。1933年这艘驳船在路易斯安那州Pelto湖打了“10号井”,钻井进尺5700英尺。以后的许多年,设计和制造了不同型号的许多坐底式钻井驳船,如1947年,john hayward设计的一条“布勒道20号”,平台支撑件高出驳船20多米,平台上备有动力设备、泵等。它的使用标志着现代海上钻井业的诞生。

由于经济原因,自升式钻井平台开始兴起,滨海钻井承包商们认识到在40英尺或更深的水中工作,升降系统的造价比坐底式船要低得多。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腿是可以升降的,不钻井时,把腿升高,平台坐到水面,拖船把平台拖到工区,然后使腿下降伸到海底,再加压,平台升到一定高度,脱离潮、浪、涌的影响,得以钻井。1954年,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迪龙一号”问世,12个圆柱形桩腿。随后几条自升式钻井平台,皆为多腿式。1956年造的“斯考皮号”平台是第一条三腿式的自升式平台,用电动机驱动小齿轮沿桩腿上的齿条升降船体,桩腿为×架式。1957年制造的“卡斯二号”是带有沉垫和4条圆柱形桩腿的平台。 随着钻井技术的提高,在一个钻井平台上可以打许多口井而钻井平台不必移动,特别是近海的开发井。这样,固定式平台也有发展。固定式平台就是建立永久性钻井平台,大都是钢结构,打桩,然后升出海面;也有些是水泥结构件。至今工作水深最深的固定平台是“Cognac”,它能站立在路易斯安那州近海318米水深处工作。

1953年,Cuss财团造成的“Submarex”钻井船是世界第一条钻井浮船,它由海军的一艘巡逻舰改装建成,在加州近海3000尺水深处打了一口取心井。1957年,“卡斯一号”钻井船改装完毕,长78米,宽12.5米,型深4.5米,吃水3米,总吨位3000吨,用6台锚机和6根钢缆把船系于浮筒上。用浮船钻井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波浪、潮汐至少给船带来三种运动,即漂移、摇晃、上下升沉,钻头随时可能离开井底,泥浆返回漏失,钻遇高压油气大直径的导管伸缩运动而不能耐高压等等。这样就把防喷器放到海底。该船首先使用简易的水下设备,从而把浮船钻井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 浮船钻井的特点是比较灵活,移位快,能在深水中钻探,比较经济。但它的缺点是受风浪海况影响大,稳定性相对较差,给钻井带来困难。

1962年,壳牌石油公司用世界上第一艘“碧水一号”半潜式钻井船钻井成功。“碧水一号”原来是一条坐底式平台,工作水深23米。当时为了减少移位时间,该公司在吃水12米的半潜状态下拖航。在拖航过程中,发现此时平台稳定,可以钻井,这样就受到了启示,后把该平台改装成半潜式钻井平台。1964年7月,一条专门设计的半潜式平台“碧水二号”在加州开钻了。第一条三角形的半潜式平台是1963年完工的“海洋钻工号”,第二条是1965年完工的“赛德柯135”。

随着海上钻井的不断发展,人类把目光移向更深的海域。半潜式钻井平台就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海况恶劣的北海,更是称雄,与之配套的水下钻井设备也有发展,从原来简单型逐渐趋于完善。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定位一般都是用锚系定位的,而深海必须使用动力定位。第一条动力定位船是“Cussl”,能在12000英尺水深处工作,获取600英尺的岩心。以后出现了动力定位船“格洛玛·挑战者号”,它于1968年投入工作,一直用于大洋取心钻井。世界上真正用于海上石油勘探的第一条动力定位船是1971年建成的“赛柯船445”钻井船,工作水深在动力定位时可达600米以上。 半潜式平台有自航和非自航的。动力定位船所配套的水下设备是无导向绳的水下钻井设备。后来,钻井平台又有新的型式出现。如张力腿平台和“Spar”。科学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海上钻井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人们现在已向更深的海域进军,无论是钻井井深、钻井水深、钻井效率都有新的世界纪录出现。

中国海洋钻井平台发展概况

中国石油工业起步比较晚,上世纪50年代末,当时的石油部领导提出了“上山下海,以陆推海”的海洋石油发展大略。1963年,在对海南岛和广西地质资料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决定在南中国海建造海上石油平台。此后的2年间,广东茂名石油公司的专家们用土办法制成了中国第一座浮筒式钻井平台,在莺歌海渔村水道口外距海岸4公里处钻了3口探井,并在400米深的海底钻获了15升原油。1966年12月31日,中国的第一座正式海上平台在渤海下钻,并于1967年6月14日喜获工业油流,从此揭开了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序幕。

1981年地矿部为了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决定建设一台半潜式的海洋钻井船,取名叫“勘探三号”。1984年6月由上海708研究所、上海船厂、海洋地质调查局联合设计,上海船厂建造的中国第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3号建成。其后转战南北,共打出15口海底油、气井。它为发现中国东海平湖油气田残雪构造,作出了重要贡献。

“勘探3”号由一座箱式甲板(亦称平台甲板)6根大型立柱、一座高大井架和两只潜艇式的沉垫组成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从沉垫底部到平台的上甲板有35.2米高,相当于一座12层的高楼,如果算到井架顶部总高有100米,总长91米,总宽71米,工作排水量219910吨,工作吃水20米,平台上装有900项,8600多台件机电设备。平台甲板被6根直径9米的主柱高高地托在高空,远远看去像是一座岛屿。它除了包括钻井、泥浆、固井、防喷系统在内的全套钻探设备外,还配置了4组(8台)150吨的电动锚机,5组66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同时,船上还配有潜水钟和甲板减压舱组成的200米饱和潜水系统,防火、防爆和可燃性气体自动报警系统等现代化设备。“勘探3”号平台上设有地质楼、报务室、应急发电机室、水文气象室、中心控制室和居住室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水电通讯一应齐全,甲板顶还有可供直升飞机起降的停机坪。

半潜式钻井平台具有优良的抗风浪性能和较大的可变载荷,并可在较深海域进行钻探作业。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建造,而且造价昂贵。为了能设计出适应中国大陆架实际情况的半潜式钻井平台,3个单位的设计人员收集了大量的水文气象资料,并通过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对5种方案进行了严格筛选,最后正式确定采用矩形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方案。其主要性能参数为;工作水深35~200米,最大钻井深度6000米。

1984年6月25日上午,“勘探3”号在中国最大的拖轮“德大”号的拖引下,离开上海港到东海温州湾外的海域进行各种性能试验。试验表明,“勘探3”号辐射状锚泊系统布置合理,十分适应该平台的精确定位和作业。其间“勘探3”号在试验的狂风巨浪中接受了中国船舶检验局和美国ABS船级社的入级签证,美国船级社的日籍验船师木下博敏把“勘探3”号称作为中国现代海上工程的标志。国外一般海洋钻探公司获悉中国有这样高质量的钻井平台后,纷纷前来探询租用或合资经营“勘探3”号钻探承包作业的可能性。

目前世界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靠近陆地的称之为大陆边缘的部分。大陆边缘又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部分。中国大陆架是世界最宽的大陆架之一,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据有关专家估计仅大陆架石油地质储量约250亿吨,天然气80000亿立方米。如果再考虑整个大陆边缘,其发展前景更不可限量。根据1994年的数据,中国海上采集地震测线57万公里,打探井363口,发现油气构造88个,获得石油地质储量11.88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800亿立方米,年产量达到了647万吨。目前年产油量2500万吨,年产气量约50亿立方米。

2008年6月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宣布:目前全球最大的座底式钻井平台——中油海三号座底式钻井平台安全抵达冀东南堡油田。该平台投用后,将大大提高中国石油滩海地区勘探开发的能力。中油海三号是由中国石油海洋公司与上海708所联合研制,由山海关造船厂制造。该平台长78.4米,宽41米,上甲板高20.9米,空船总重量5888吨,适合10米以内水深的海上作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座底式钻井平台。中国石油海洋公司组建于2004年11月,2006年,公司在渤海湾三个油田海上钻完井17口,试油试采11.2万吨,动用自有船舶8艘、外雇船舶19艘,安全完成了19次海上平台的拖航、移位。目前,中国石油海洋公司已拥有各类移动式平台七座,包括五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和两座生活平台,还有正在新加坡建造三座自升式钻井平台,预计将于2008—2009年间陆续完成。

目前中国正在设计、建造的超深水钻井平台(船)主要有:

一、由708所与上海外高桥造船厂设计、建造3000米工作水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

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新厂建造了BG9000型4艘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三、由中国与韩国合资的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承担建造、舍凡钻井公司(Sevan Drilling)拥有的“舍凡钻工(Sevan Driller)”号半潜式平台,工作水深达当前创世界纪录的12500英尺(3810米);中部具有双井架的、钻深能力亦达当前创世界纪录的40000英尺(12200米)超深井钻机;是世界第一艘SSP(即舍凡稳定性(减摇)钻井平台)。

四、由上海船厂与美国Frontter公司签订于2007年3季末以后开始建造4-5万吨动力定位深水钻井船。

以上均是中国垮入超深水钻井平台建造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在建造平台、船体吨位总量方面仅次于韩国而居世界第2位,但在自行设计建造用于平台、船上的主机、特别是浮式钻井专用设备方面几乎还是空白,这需要国内海洋装备企业瞄准世界顶尖水平继续努力。  五、 “海洋石油981”是中国首次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的最高水平,堪称海工装备里的“航空母舰

2008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概况

2008年.蓬勃发展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给萧条的船舶市场带来了一些惊喜。海工装备租赁市场的火爆不仅为海工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也催生了一些像迪拜船厂这样的新船企。然而,受金融危机和油价下跌的双重夹击,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微妙。

2008年共有60套钻井装备成交,订造量再创近几年新高。这60套钻井装备包括自升式钻井平台26座、半潜式钻井平台15座、钻井船19艘。其中,深水装备占总订单量的比例从2007年的48%上升到2008~#的57%,成为投资重点。

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建造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吉宝和胜科海事两大集团,其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截至去年底,全球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共计79座,而新加坡两大集团手持32座,市场占有率达41%;全球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共计55座,新加坡两大集团手持23座,市场占有率达42%。

钻井船订单则主要被韩国船企承揽。该市场在目前海洋工程装备建造领域是集中度最高的。截至2008年底,全球船企手持钻井船订单总计44艘,其中韩国四大船企(大宇、三星、现代重工、STX)手持订单达到41艘,市场占有率达93%。2008年,这四大船企更是包揽了全部订单。

中东地区近年来海洋开发逐渐升温,凭借多年积累的海工装备修理经验和资源优势,阿联酋船企迅速崛起,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海工装备制造力量。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领域,目前阿联酋船企手持订单总数达21座,仅次于新加坡。

韩国占据FPSO新建市场的主导地位。截至2008年11月底,全球有超过7家建造商持有FPSO(包括FPSO新建和改装)的建造订单。从手持订单看,韩国依然占据FPSO新建领域的主导地位,三大船企(三星、现代、大宇)手持FPSO新建订单共计9艘,市场占有率达75%。三星重工是世界最大的FPSO建造厂商,目前手持7艘:FPSO订单,其中有4艘是FlexLNG公司订造的LNG—FPSO,目前全球仅三星重工在建造该型船。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影响逐步显现。由于信贷紧缩、融资困难,一些海洋工程项目被迫推迟或取消,甚至出现了企业破产的情况。12月,要求海洋工程产品延期交付和订单取消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多家海洋工程公司与新加坡吉宝集团协商取消订单。目前,新加坡吉宝集团已有价值4.5亿美元的1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和1艘多用途工作船的订单被取消,另有2座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还在协商。据报道,由于项目取消,已有一些原本用于改装FPSO的单壳油船被卖掉。

巴克莱公司最近发布的《全球勘探开发投资调查》表明,连续6年增长的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将在2009年减少12%,由2008年的4540亿美元减至4000亿美元,市场正在经历一轮大洗牌。


Q3:怎么平台开钻

我送你平台吧,是开钻的!

Q4:怎么注册开钻平台或代理

进入他们平台的网址,点注册,有上级推荐的话,把上级编号写上即可,等上级给你开权限

Q5:“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正式开钻吗?

2012年5月9日,这一天必将载入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史册。当天上午,随着中国首座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第六代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的钻头在南海荔湾6-1区域1500m深的水下探入地层,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由此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王宜林当天在北京举行的“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开钻仪式上指出,大型深水装备是“流动的国土”,是大力推进海洋石油工业跨越发展的“战略利器”。“海洋石油981”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开启了中国海油正式挺进深水区的新征程,拓展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新空间,必将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和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做出新贡献。


近年来,我国能源供应与消费关系矛盾日趋突出。2011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21.5%,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预计未来油气对外依存度还将进一步提升。而国际油价的居高不下,使得国内油气资源供应的局面日益严峻。作为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油气资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供给和经济安全。因此,国内迫切需要发现具有战略接替性的油气开发新领域。


我国陆地和海洋浅水区都经历了40至50年的勘探,勘探程度较高,再发现新的大型油气接替领域相当困难。而南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153.7×104km2的深水区域,可以成为我国油气的重要接替领域。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开发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南海的深水油气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为进军南海深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打造以“海洋石油981”为旗舰的“深水舰队”,作为中国首次自主设计、建造的超大型第六代3000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的最高水平,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海洋石油981”主要用于南海深水油田的勘探钻井、生产钻井、完井和修井作业。该平台设计建造关键技术攻关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863”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是高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中国海油拥有其自主知识产权。该平台的成功建造和使用,填补了中国在深水钻井特大型装备项目上的空白。


“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

Q6:平台开钻,能教怎么运用平台,怎么开钻

供货商在平台供货,你注册一个账户,登陆平台,充钱进去,找到你要开的钻,购买就可以可,你下单后,供货商可以在后台看到你下的单,然后就会给你开钻,你也可以搭建自己的点卡平台,

盈利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

关于开钻平台和低价开钻平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开钻平台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阴
空气质量03优
未来2小时内无雨~

美国指责古巴向委内瑞拉派遣军队 古巴官员驳斥

    美国指责According to Wang, China is always a force for peace and has made unremitting efforts toward the peaceful settlement of the peninsula nuclear issue

    古巴向委"China is developing very fast and will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world内瑞拉派The two countries must promote cooperation in many areas, but how can cooperation go well if our next generation doesn't understand Chinese?" Cho asked

    美国指责古巴向委内瑞拉派遣军队 古巴官员驳斥

    遣军队古"In the past 21 years, I have witnessed great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in China, and I believe the five years to come after the pending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will bring the country a more prosperous future巴官员驳Also, Xi has been very good at choosing the right people to work with him美国指责I was one of the torchbearers for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torch relay in Hefei in 2008古巴向委Impressed by how the history teacher had influenced her son, Cho has encouraged Chinese students to go to South Korea内瑞拉派Travelers had to change flights in Shanghai or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遣军队古The university was the first in the province to have such a course巴官员驳She also serves as an economic counselor for the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 where Hefei University is based, and the Hefei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美国指责He said that he would seek mandate from the people for shifting the usage of part of the revenue generated by a consumption tax hike that has been delayed until 2019 from paying debt to welfare policies

    古巴向委He added that the reason Abe cited for dissolving the lower house is not convincing, and that the prime minister is just trying to avoid further grilling on favoritism scandals内瑞拉派He also said that he would seek public support for a tougher stance over the Korea Peninsula issue遣军队古He has also been accused of using his influence to make the government choose Kak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run by a close friend of Abe's, to open a new department in a government- designated special economic zone巴官员驳Abe's decision to call for a snap election, however, has drawn staunch criticism from opposition parties, which argued that there is no reason to dissolve the lower house of parliament before its current term expires in December 2018

    The college, with a transitional campus at Hainan University, will relocate to its permanent campus, which is under construction in Mission Hill in Haikou"Even the teaching building of HAITC is the same as i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in order to enhance students sense of belonging," he said

    美国指责古巴向委内瑞拉派遣军队 古巴官员驳斥

    About one-third of the college's teachers are from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and one-third from global recruitment, with others from Hainan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WangLi Jianbao, president of Hainan University,said that HAITC is the first domestic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tourist institution formally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May 2017"Through this partnership, we leverage our two institutions' expertise, resources and passion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public service," Jonathan GS Koppell, dean of ASU College of Public Service and Community Solutions, saidHAITC is an international and innovative joint college established by Hainan University and American top-ranking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io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China

    A total of 268 students majoring in hotel management,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Hainan University and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Joint International Tourism College, which is affiliated with Hainan University, opened its first-ever session in Haikou, capital of China's southern Hainan province, on MondayThe college is aiming to cultivate management personnel with a global vis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This new college is an incredibly exciting and innovative initiative," Koppell said when address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on Monday

    The students also will have access to the quality teaching, research resources and electronic library resources with ASU, she addedThat means that the students can enjoy American top university teaching resources without going abroad, said Wang Lin, head of the new college

    美国指责古巴向委内瑞拉派遣军队 古巴官员驳斥

    With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taught in English, students will get double degrees, one from Hainan University and another from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if they successfully graduate from the collegeTuition is about 60,000 yuan for each semester, which is much less than that in ASU's US headquarters, while excellent students have the same access to various scholarships

    4 magnitude earthquake recorded on Saturday near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s most recent nuclear test site was "natural"The test prompted global condemnation, leading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to unanimously adopt new sanctions that include restricting the DPRK's oil shipmentsThe report said the analysis of seismic waves and the lack of sound waves clearly showed the quake was not caused by an artificial explosion, citing an unnamed weather agency official from the ROKThe center previously issued a notice saying it suspected another test because the epicenter was located on the surface4 magnitude quake would be much smaller than the quakes caused by previous DPRK nuclear tests, the report saidAfter the incident, the center quickly organized seismological bureaus and geological institutions to evaluate the situation, it said

    Seismologists from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also published a joint report on Saturday that said tests had shown the quake "clearly falls in the natural phenomena category" and was similar to the last natural earthquake in the region, which was recorded in December 20043 magnitude quake, while the strongest, this month, resulted in a 6

    "The incident was not a nuclear explosion, but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natural quake," the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said late Saturday in a statement released online"What the concerned parties should do now is to strictly and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UN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s and make positive efforts to resolve the issue through dialogue,"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person Lu Kang said at a news briefing on Friday

    The official Korean Central News Agency claimed it was a hydrogen bombDPRK conducted its sixth and most powerful nuclear test to date on Sept 3

    Saturday's earthquake is likely to be a "delayed collapse earthquake", the joint report said, without elaborating on the cause of the quakeThe earthquake took place around 4:30 pm near the area of Kilju in the northeastern DPRK, just around 6 kilometers from the Punggye-ri facility where the country held its latest testThe Republic of Korea's weather agency also assessed the quake as natural, The Associated Press reported on SundayKim was the first among the surviving "comfort women", a euphemism for th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girls and women in 13 Asia-Pacific countries or regions who were forced into sexual slavery by the Japanese army from 1930 to 1954, to go public in front of television cameras about her story in August 1991

    "Julie Tang and Lillian Sing, both judges of the Superior Court of San Francisco County who retired two years ago and co-chair the CWJC, vowed to erect more memorials around the United StatesHowever, those who deny history in Japan denigrate them as "paid prostitutes" or "willing volunteers

    She had spoken before in front of local and national legislative bodies as well as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committees, and to reporters, about presumably the largest-scale crime specifically targeting women in human historyThe memorial is a gift from the "Comfort Women" Justice Coalition, or CWJC, a local grassroots advocacy group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30 multi-ethnic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It is my soul, it is your soul, and it should be the soul of everybody," she saidIt was not the first time for Lee, aged 89, to make such a statement

    It was not the first time for Lee, now an activist,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to tell people what it means for her to seek justice,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did not survive to hear a formal apology from the Japanese governmentMary Square in San Francisco, the United States, on Sept 22, 2017The face of the sculpture depicted Kim Haksoon, a Korean woman forcefully taken at the age of 17 by Japanese soldiers and confined to a "comfort station"Historians believe that as many as 200,000 women, mostly from the Korean Peninsula as well as from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were forced into sex enslavement for Japanese soldiers during the devastating war

    Lee followed in June 1992, telling about her sufferings which started at the age of 16Mary's Square Annex in the city on the US West Coast, Lee witnessed the unveiling of a memorial called the "Comfort Women" Column of Strength on Friday

    Mike Honda, a former member of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who as the chief sponsor of a July 2007 House resolution urged Japan to acknowledge and accep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sexual exploitation of "comfort women," joined elected officials at the event to greet Lee and denounce those who deny historyAt the unveiling ceremony, Eric Mar, a former board member who initiated the process, choked back tears when he said that he has a 17-year-old daughter and that Lee's courage to stand up against sexual violence and historical crimes is an inspiration for people fighting for justice

    [Photo/Xinhua]SAN FRANCISCO - "I hate the crime, not the people," an emotional Yong-Soo Lee, a Korean woman who survived the sexual slavery by the Imperial Army of Japan during World War II, told a packed audience at a corner of a public squareIn a statement released on the occasion, the CWJC said that "through our memorial, we remember all our grandmothers who are alive, and all those who have passed on but are still with us in both spirit and memory

  • 刘强东退出章泽天首投项目 曾帮她看财报 刘强东退出章泽天首投项目 曾帮她看财报
  • 等你下课 摄影师 海螺壳 等你下课 摄影师 海螺壳
  • 炒牛肉之前记得这一步,怎么炒都不会老,知道的人不多 炒牛肉之前记得这一步,怎么炒都不会老,知道的人不多
  • 为了不被催婚,我给父亲写了封信 为了不被催婚,我给父亲写了封信
  • “五一”小长假怎么过?收下这份玩乐指南 “五一”小长假怎么过?收下这份玩乐指南
  • 《自然》呼吁:重视脂肪肝病防治 《自然》呼吁:重视脂肪肝病防治
  • 102岁建筑大师长寿秘诀 102岁建筑大师长寿秘诀
  • 预售20-27万红旗HS5将上市 预售20-27万红旗HS5将上市
  • 内存条理财要来了,三星利润下跌50%暗示涨价 内存条理财要来了,三星利润下跌50%暗示涨价
  • 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30日上涨 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30日上涨

城市天气预报

  • 热门
  • ABCD
  • EFGH
  • JKLM
  • NPQR
  • STWX
  • YZ

国际城市天气预报

  • 亚洲
  • 欧洲
  • 美洲
  • 大洋洲
  • 非洲

合作伙伴

气温排行榜

  • 高温
  • 低温
排名 城市 今天气温
1 台湾“友邦”又要减一?澳媒:所罗门群岛考虑“断交”蔡当局和陈水扁,已经把台湾的脸丢尽了! 23~26 °
2 你怎么穿这么少?你怎么穿这么多?又到了穿啥都尴尬的季节了小假期盘点十部经典言情片 据说看完的人都能脱单 23~25 °
3 致敬奋斗者—听习近平总书记说给劳动者的"暖心话"俄女记者报道时遭法警察殴打致脑震荡 俄外交部:要彻查 23~25 °
4 老师可持枪上课 美国佛州通过教师配枪法案五一假期怎样为加班费讨说法?法官:由员工举证 23~25 °
5 “五一”哪里最堵?哪里最“火”?出行手册拿好了!流星也疯狂?NASA局长警告:它对地球来说是种威胁 23~25 °
6 WeWork已秘密提交上市申请美图大甩卖 蔡文胜谋新局 23~25 °
7 4月房企融资计划已近2600亿,拿地亦进入井喷期心里安慰还是学有所获 知识付费真能让人学到知识吗? 20~25 °
8 成都致2死游乐园17年因事故被叫停 街道办:不可能天天盯《求是》发表习近平重要文章 20~25 °
9 成都一游乐场发生事故致12伤2亡 系擅自开园营业战斗力爆表!霸座女骂哭女孩还叫嚣:快来吵啊 你不是有理吗 17~25 °
10 广东信宜通报“商场内两妇女争抢小孩”:认错人,系误会绿起来 美起来 活起来——北京“领跑”绿色发展 12~25 °
查看更多>
1 美公布130亿对台军售案?绿媒欢呼秒被打脸:台湾只占0.04%俄驻委内瑞拉大使馆:在委俄军不会干涉当地局势 -24~-12 °
2 江苏:禁止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带入课堂斯里兰卡公布9名连环爆炸案嫌疑人身份 -24~-9 °
3 WeWork已秘密提交上市申请人工智能发展面临“卡脖子”窘境 -23~-12 °
4 揭秘30元网购假学生证半价游景区 卖家还谎称学信网可查让奋斗成为人生最亮丽的底色 -23~-8 °
5 陕西神木一电化企业发生烧伤事故致2死18伤来了!社保缴费降了!咱领的养老金会少吗? -20~-8 °
6 谷歌一季报关键指标全面逊于预期中东国家没想到,如今会与中国一起做这件事 -20~-8 °
7 心里安慰还是学有所获 知识付费真能让人学到知识吗?那个能打的百度,回来了 -20~-5 °
8 亚马逊用AI监控员工工作效率78岁牟其中立誓:还要再干20年,此生无后悔之事 -19~-10 °
9 美国指责古巴向委内瑞拉派遣军队 古官员驳斥美方说法青春潜入“深水区”90后公安特警:再浑的水也要蹚 -18~-12 °
10 陕西神木一电化企业发生烧伤事故致2死18伤国家税务总局:符合条件纳税人可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18~-10 °
查看更多>

空气质量排行榜

  • 最优
  • 最差
排名 城市 今天空气
1 美国指责古巴向委内瑞拉派遣军队 古官员驳斥美方说法《求是》发表习近平重要文章 7优
2 韩国女星张紫妍案出现新证据!案件追诉期有望延长5年美国北卡校园枪击案 21岁学生为救同伴丧生 7优
3 《充气式游乐设施安全规范》国家标准今年7月1日实施第十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京举行 7优
4 伊外长称伊朗反对美国政府将穆兄会列为恐怖组织韩国女星张紫妍案出现新证据!案件追诉期有望延长5年 7优
5 Uber上市在即却遭遇司机集体抗议俄女记者报道时遭法警察殴打致脑震荡 俄外交部:要彻查 7优
6 哀悼!斯里兰卡恐袭中6名中国人遇难 2分钟梳理连环爆炸事件让奋斗成为人生最亮丽的底色 7优
7 揭秘30元网购假学生证半价游景区 卖家还谎称学信网可查WeWork已秘密提交上市申请 7优
8 天津公安交管局通报"交警打人":男子不配合检查并抓伤民警五一堵车大集锦!堵爆的人群中可有你? 7优
9 中国使馆确认有6名公民在斯里兰卡爆炸袭击中遇难五一如春运 故宫人从众 网友:世界这么大我好想回家 7优
10 @所有在北京的人,开车千万小心这条道,一天就罚了3740起!房子没了,钱也没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掉进这个骗局 7优
查看更多>
1 穿越百年!超燃动画演绎“五四”运动历史瞬间重磅微视频:《青春中国》 381严重
2 伊外长称伊朗反对美国政府将穆兄会列为恐怖组织现场!泰国国王与"御前侍卫"四婚 新王后匍匐在地接受册封 324严重
3 马来西亚释放“谋杀金姓男子”越南女嫌犯加农业部长:中国暂停两家加拿大公司猪肉出口许可 273重度
4 谷歌遭打击员工再掀抗议 这次Facebook员工也参与进来了曝中国巨富之女赵雨思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 直播时称… 270重度
5 电动汽车内忧外患:自燃频发遭遇信任危机史上最霸气5A景区:混搭全球养殖鸡狗,凯旋门宙斯神庙全都有 269重度
6 资本以大麻的待遇追捧电子烟成都致2死游乐园17年因事故被叫停 街道办:不可能天天盯 257重度
7 世园会英国园探访:大本钟声融入音乐喷泉绿起来 美起来 活起来——北京“领跑”绿色发展 256重度
8 历史新高!5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24.3万人次人工智能发展面临“卡脖子”窘境 229重度
9 当世园会遇上五一小长假丨来认认,这是什么花?少年刺死霸凌者五年后 母亲:重判被欺负的孩子就是鼓励施暴 229重度
10 中关村“金三角”往事少年刺死霸凌者五年后 母亲:重判被欺负的孩子就是鼓励施暴 226重度
查看更多>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