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新东方创始人,以及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简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 新东方三巨头现状
- 新东方三个创始人现在关系好吗
- 新东方老板是谁
- 我眼中的俞敏洪
- 新东方的创始人是谁?
Q1: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俞敏洪,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俞敏洪的个人简介
俞敏洪,男,汉族,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民盟成员。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大学学历。1985年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俞敏洪领导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天津、南京、成都、重庆、沈阳、深圳、长沙、济南、哈尔滨、襄樊、太原、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的十八所新东方学校,两家专业研究机构,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业务涵盖教育研发、图书杂志出版、在线教育、教学软件开发、文书写作、留学咨询等多个领域。
俞敏洪创业故事
新东方在美上市,造就了俞敏洪这个新的亿万富翁。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成功的老师,有人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把这两个角色结合在一起,俞敏洪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
北京时间9月8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收盘于20.88美元。新东方董事长、持有公司31.18%股权(4400万股)的俞敏洪的资产一跃超过1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作为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声名赫赫。十几年来,它帮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实现了出国梦,众多莘莘学子借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人评价说,“在中国,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像新东方这样,站在几十万青年命运的转折点上,站在东西方交流的转折点上,对中国社会进步发挥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这样的赞誉现在看来也许并不为过,但对于创办新东方的俞敏洪来说,当初却根本没有这样的“雄才大略”。
失意的80年代
俞敏洪的授课风格被学生们总结为“激励型”,他常常用到的一个例子就是自己的经历。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 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那时俞敏洪并没有远大的志向,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梦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惟一出路。尽管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坚持学习。
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住在30人一间的大房子里,俞敏洪的感觉就是进了天堂:可以一整天都用来学习了,可以在电灯下读书了。到了第二年春节,俞敏洪在班里的成绩已经进入前几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大三的一场肺结核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更加瘦削。
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接下来是两年平淡的生活。中国随后出现的留学热潮,让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1988年俞敏洪托福考了高分,但就在他全力以赴为出国而奋斗时,美国对中国紧缩留学政策。以后的两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大减,再加上他在北大学习成绩并不算优秀,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一起逝去的还有他所有的积蓄。
为了谋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出去办托福班,挣出国的学费。1990年秋天,俞敏洪的如意算盘被打碎了: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对此,俞敏洪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被逼下海
1991年,俞敏洪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英语教师的职务,为了挽救颜面不得不离开北大,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无天日的地步。但正是这些折磨使他找到了新的机会。尽管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了如指掌;尽管没有面子在北大呆下去,反而因此对培训行业越来越熟悉。
离开北大后,俞敏洪开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办培训班,学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费。这一年他29岁,他的目标是挣一笔学费,摆脱生活的窘境,然后像他的同学和朋友一样到美国留学。
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生动描述了俞敏洪这段创业经历:他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班”正式成立。第一天,来了两个学生,看“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记册干干净净,人影都没有,学生满脸狐疑。俞敏洪见状,赶紧推销自己,像是江湖术士,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活说死说,让两个学生留下钱。夫妻俩正高兴着呢,两个学生又回来了。他们心里不踏实,把钱又要回了……
尽管困难重重,但拼死拼活干了一段时间后,俞敏洪的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
眼看着培训班越来越火,俞敏洪渐渐萌生了自己办班的念头。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俞敏洪说,最初成立新东方,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作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连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买不起,连为老婆买条像样的裙子都做不到,整个家庭无家可归,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当时他曾对自己说:只要能赚到十万元钱,就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了。
到今天,新东方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机构,在全国拥有25所学校、111个学习中心和13个书店,大约有1700名教师分布在24个城市。目前累计已有300万名学生参与新东方培训,仅今年就有87.2万名。外语培训和考试辅导课程在新东方营收中所占比例高达89%,是该公司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和增长动力。
俞敏洪说,“新东方走到今天,不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最初只是为了糊口,招几个学生办个小小的补习班而已。新东方到了今天,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期待,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为中国学生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教育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未来做更多的`事。”新东方为何能从竞争激烈的英语培训市场脱颖而出,俞敏洪说自己最成功的决策,就是把那帮比他出息的海外朋友请了回来。
“任何一个人办了新东方都情有可原,但我就不能原谅。因为我在同学眼里是最没出息的人。我的成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结果他们就回来了。”
1995年底,积累了一小笔财富的俞敏洪飞到北美,这里曾是他心牵梦绕的地方,当年就是为了凑留学的费用,他丢掉了在北大的教师职位。在加拿大,曾经同为北大教师的徐小平听了俞敏洪的创业经历怦然心动,毅然决定回国和俞敏洪一起创业。在美国,看到那么多中国留学生碰到俞敏洪都会叫一声“俞老师”,已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同学王强也深受刺激。1996年,王强终于下定决心回国。
在俞敏洪的鼓动下,昔日好友徐小平、王强、包凡一、钱永强陆陆续续从海外赶回加盟了新东方。经过在海外多年的打拼,这些海归身上都积聚起了巨大的能量。这批从世界各地汇聚到新东方的个性桀骜不驯的人,把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教学方法带进了新东方。
俞敏洪笑言自己是“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奋斗”。如何将这些有个性的人团结到一起,并让每个人都保持活力和激情,是俞敏洪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俞敏洪说,在新东方,没有任何人把我当领导看,没有任何人会因为我犯了错误而放过我。在无数场合下,我都难堪到了无地自容的地步,我无数次后悔把这些精英人物召集到新东方来,又无数次因为新东方有这么一大批出色的人才而骄傲。因为这些人的到来,我明显地进步了,新东方明显地进步了。没有他们,我到今天可能还是个目光短浅的个体户,没有他们,新东方到今天还可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培训学校。
像所有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民营企业一样,新东方几年后也遇到了一次次人事危机。2001年8月,新东方创业三位元老之一的王强决定出走。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详细描述了这段事实:“在场的人都清楚,新东方可能正沿着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道路向下滑行,可能面临一个私营企业由于决策失误、理念不合、利益纷争而导致的内部分裂,有可能出现盛极而衰、灰飞烟灭的庸俗结局。”庆幸的是,在俞敏洪的极力挽留之下,王强最终没有离开。
新东方的“内乱”没有就此结束。2003年,北京新东方学校另一位副校长、著名TSE(英语口语测试)教学专家杜子华离开了管理层。2004年,新东方的另外两外干将——江博和胡敏也低调离开新东方。
新东方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后,俞敏洪身价已逾10亿,其他董事会成员徐小平、包凡一、钱永强身价可能也将上亿。以后,在资本力量的左右下,这个“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奋斗”的故事能否顺利延续呢?
新东方精神
如今,新东方已经成为无数人梦想的发源地和实现梦想的场所。成千上万人通过在新东方艰苦的学习,圆了自己的留学梦。
与新东方的英语培训一同冲向全国各地的,还有新东方精神。一位同行在参加完新东方去年的梦想之旅后总结道,新东方最重要的就是告诉了我们,尽管生活沧海桑田,依然不要停止追求自己的梦和理想!
新东方精神到底是什么?俞敏洪说,“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是我生命中一连串铭心刻骨的故事:是在被北大处分后无泪的痛苦,是在被美国大学拒收后无尽的绝望,是在被其他培训机构恐吓后浑身的颤抖,是在被医生抢救过来后撕心裂肺的哭喊;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更是在痛苦之后决不回头的努力,在绝望之后坚韧不拔的追求,在颤抖之后不屈不饶的勇气,在哭喊之后重新积聚的力量。”
俞敏洪认为,人活着需要有一种感觉,新东方之所以被很多人接受,也是因为新东方有一种感觉存在,凡是到新东方来过的人,都在新东方感觉到了一种活力、一种顽强和一种豁达。
“十年风雨辉煌路,百年教育报国心”。俞敏洪希望新东方能为中国学生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教育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未来做更多的事。
不过,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因“老罗语录”而名噪一时的新东方前教师罗永浩表示,“我认为媒体上说俞敏洪是最富有的英语教师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俞敏洪从来都不是一个英语教师,他只是一个商人。”
罗永浩在他的博客上写道,“我当初刚来新东方的时候,新东方在社会上成功地制造了一个一群理想主义者创业的美好形象,我来的时候对新东方有很多很好的向往、期待这样的东西。来了之后慢慢发现这个机构其实就是一个100%的纯商业机构,当然我不认为纯商业机构有什么不好,但是作为一个唯利是图的、没有原则的商业机构,总是宣传什么‘百年教育报国心’就比较恶心了。”
新东方就是这样在争议,甚至相互攻击中慢慢成长,过去是,将来可能也会是。
几年前,俞敏洪曾写道,“现在新东方做大了,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反而越来越多了,有些困难是因为中国的客观现实造成的,但有些困难存在完全是因为我的无能和性格缺陷所致。放眼看去,我开始明白,只要新东方存在着、发展着,我所面临的困难和痛苦将会无穷无尽。多少次痛苦万分时,我下定决心要放弃新东方,希望离新东方越远越好,多少次在我离开新东方一段时间后,又对她如此的魂牵梦绕、日夜思念,只要听不到新东方的消息就茶饭不思,坐立不安。”
创业故事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市,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价暴涨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报告显示,新东方2007财年第一季(2006年6月1日到8月31日)净营收为4.293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为1.651亿元,同比增长100.8%。目前,新东方占有全国60%以上的出国英语培训市场。
俞敏洪是国内英语培训的头牌学校新东方的创始人。一路高唱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俞敏洪老师,终于在2006年9月7日迎来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纽交所上市。据测算,上市后,44岁的俞敏洪资产至少高达1.21亿美元,可谓“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俞敏洪的励志故事,《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中,有详细记录。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对俞敏洪一次醉酒经历的描述,看了令人不禁地想落泪。
俞敏洪那次醉酒,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俞敏洪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混,应该结识几个警察,但又没有这样的门道。最后通过报案时仅有一面之缘的那个警察,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 ”。
他兜里揣了3000块钱,走进香港美食城。在中关村十几年,他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饭店。他在这种场面交流有问题,一是他那口江阴普通话,别别扭扭, 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二是找不着话说。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尴尬和恐惧,劝别人喝,自己先喝。不会说话,只会喝酒。因为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医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回不来了。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
他醒过来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
他说:“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个没有希望的事业.....”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怵。
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晚上7点还有课,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实际上,酒醉了是很好对付的,但是精神上的痛苦就不那么容易忍了。醉了、哭了、喊了、不干了……可是第二天醒来仍旧要硬着头皮接着干,仍旧要硬着头皮挟起皮包给学生上课去,眼角的泪痕可以不干,该干的事却不能不干。
就这样有了今天如日中天的新东方!
;Q2:新东方三巨头现状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新东方创始人、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曾荣获“中国最具魅力校长”、“CCTV年度经济人物”称号、“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等称号。
王强,已离开新东方,现在和徐小平老师在办真格基金。王强是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美国著名英语教学专家、中国国家广播电台英语频道特邀主持人。2019年5月27日,公益活动“人生第一课”在北京正式启动。在仪式上,上演了王强,鄂靖文和凌潇肃表演的《中国家风——梁启超和他的九个儿女》舞台剧。
徐小平,已离开新东方,现在和王强老师在办真格基金。真格基金创始人、中国证监会基金行业协会天使投资专业委员会主席、欧美校友会2005年委员会的秘书长等职务。由他创办的正格基金获得 中国“年度天使投资机构”的称号。
扩展资料:
新东方创办于1993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是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教育集团,同时也是教育培训集团。定位于以学生全面成长为核心,打造了新东方中小学全科教育、新东方大学考试、新东方留学考试、新东方在线、新东方前途出国、新东方国际游学等诸多教育品牌。
公司于2006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2012年7月18日,新东方因调整VIE结构遭SEC调查股价暴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东方
Q3:新东方三个创始人现在关系好吗
俞敏洪说他与徐小平、王强至今还是好朋友。
具体解释如下:新东方的三位创始人。
创始人之一俞敏洪。他是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他于1993年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俞敏洪是1991年从北大辞职,实际上新东方俞敏洪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12年获得最具影响力50位商界领袖,2015年5月,在大型历史秘密片《旋风九日》中客串。2006年带领在的证券交易所上市2009年获得年度经济人,前董事长盛希泰2014年11月26日共同成立洪泰Fund。
二、创始人之一王强。王强是美语思维学习法创始人及高级顾问,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国家广播电台英语频道特约主持人,新东方著名英语美国,教学专家联合创始人。大学车辆工程学院授予基础研究员(终身荣誉称号,并且著名古籍爱好者和收藏者。贝尔美国通信研究所软件工程师,曾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三、创始人之一徐小平。徐小平是正格基金创始人、“2013年度最佳天使投资人”、著名天使投资人何荣获“2010年度最受尊敬天使投资人”、“2013年度天使投资领袖”、“2011年度天使投资人”、“2012年度最佳天使基金”等奖项。中国天使会名誉主席,徐小平同时还担任过来自中国的青年天使会,、中国证监会基金行业协会天使投资专业委员会主席,他创办的正格基金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在股权、清科和中国中荣获“年度天使投资机构”称号。
Q4:新东方老板是谁
于洪敏。总裁和创始人是于。
俞,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曾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
新东方,全称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是一家综合性教育集团,也是一家教育培训集团。公司业务包括外语培训、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在线教育、出国咨询、图书出版等领域。
扩展信息:
1978年,余高考落榜,英语仅33分。余的母亲却不甘心。在得知当地一所初中缺少英语老师后,她去余做初中英语代课老师。目的是获得一些收入并为考试而学习。
1979年,我参加了第二次高考,又失败了。这次英语考了55分。两次失败后,决定放弃。然而,余的母亲听说县政府办了一个高考补习班,她四处寻找关系,让余参加这个补习班。余原本的目标是考上江苏地方师范学院的大专,但高考时成绩飙升,于是报考了北京大学。
1993年11月,于选择弃教从商,创办了新东方学校,并在34个城市建立了英语学校和其他学习中心。于创办新东方是因为他没能获得美国大学的奖学金。为了筹集足够的钱去美国学习,余成了一名业余语言家教,在北京大学教英语。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79759ee3d6d55fb91f7467960224f4a20a4ddb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Q5:我眼中的俞敏洪
———读俞敏洪《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有感
果果果果木 整理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中俞敏洪的简介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民盟中央常委,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俞敏洪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1年成立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
俞敏洪和他创办的新东方,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从中关村二小一间破旧的临建房起步,新东方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私立教育品牌和行业领导者。
在他的青年时代,他的第一个理想是考上大学。历经三年之后,他考上了北大。第二个理想是成为一名老师,他真当了老师。第三个理想是教书赚钱,结果他办了培训班。第四个理想出国读书,结果他创办的新东方把许多中国学子送出国门,并且其中多数人都考入了哈佛、耶鲁、斯坦福等世界名牌大学。还把新东方做成了上市公司。俞敏洪还接手了一家民办大学,他计划用20年时间把它打造成一所可以和国内一流大学媲美的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俞敏洪和盛希泰一起创立专门支持年轻人创业的洪泰基金。
俞敏洪在他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给自己定了一个高度,不断积蓄自己的力量,才能一步步创造了新东方的辉煌,成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以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为榜样。
少年时,以父母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勤劳、善良、如何做人、如何分辨是非。他曾说过,父母给予我的影响虽然无法用文字描述,却是我一生受用不尽。
求学时,以考上大学的同学为榜样,最后考入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在新东方,同事是他的榜样。他曾说,他的上课风格有一部分受到了当时北大同学徐小平的影响。徐小平当年是北大活跃分子,思想敏锐,口若悬河。他还说,我的如今的做事方式和判断力受到了包凡一的深刻影响。他拥有独具特色批判精神和自嘲精神。
俞敏洪喜欢阅读,在得肺结核的那一年,住院期间读了大概300本书。他说,是那段经历奠定了我独立思考、从书中寻找自己的世界的基础,并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事业成功之后的俞敏洪仍然每天坚持读书。他说,书中的思想才能引导我们走向未来。他读名人传记,读管理书籍。他有雷打不动固定的读书时间。他说过,当全世界都抛弃你或你抛弃了全世界时,唯一对你不离不弃的就是你手头上的那些书籍。而且他边读边做笔记。他在3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读了60多本书,做了30000多字的读书笔记。他说过,每天坚持读书,吸收新鲜事物,让自己有所进步。这样每天都有进步。而且人生需要不断学习。
俞敏洪是一个很注意保持身体健康的人,天天坚持锻炼、做工作计划、常常反思自己。
他说真正的新精英的定义是能够自我成长又能帮助这个社会进步的人。我们这一代代人的使命就是探索体制变革,促进经济发展、文明进步。
俞敏洪一直坚持心中的价值标准,帮助年轻人的成长,支教扶贫建大学,创立洪泰基金。
他说,他希望所有创业者在如此喧嚣的世界上,永远都能够拥有自己的家国情怀。
他说他经营新东方20多年,有无数次做房地产、投机的机会,但都没有参与,唯一的理由就是怕分散自己的精力,让他无法全心全意投入新东方的事务。他的目标就是保持好的教学质量。
纵观俞敏洪创业过程,他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用不同的人。
他刚成立新东方时,因为经济条件制约,他用的是家族成员。
随着新东方的发展,家族成员的文化水平、管理经验已经不再适应新东方的发展壮大了。公司引进外来人才,借助力量给新东方换血,把家族成员清理出了新东方,成功将新东方推进新的发展阶段。
新东方上市前,找到了新的新东方的CFO谢东萤,把新东方成功推上市。
新东方由一个培训学校,成功发展到今天的东方控股,也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得益于俞敏洪真是一个非常善于用人的人。
他曾说过一个词,叫“守正出奇”。
简单来说,守正,就是坚持住做人做事的底线。出奇,就是用一些最新的、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方法把你的事业、你想做的事情做成功。
新东方要上市的时候,是一个培训机构。国家明确规定,培训机构是事业单位,不能上市。他成立了一个公司--新东方教育集团。把教学和运营分开。并成功说服教育部的人,开创了培训学校转型为新东方控股的先例。带来了培训领域的春天。上市之后,新东方成立自强奖学金,每年赞助2000个大学生的学费,回报社会。
1991年,俞敏洪办培训班到1993年成立新东方就是顺应了时代的趋势。那个时候,国家允许学生自主岀国留学,他看到了这个趋势,抓住了时代,抓住了留学的脉博。到现在成立基金,做天使投资人,也是为了抓住时代。因为现在的中国就是要通过创业和创新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调动创业成功人士二次创业的积极性。他说这是经济后续增量发展的重要发动机。所以要抓住这个时代。
俞敏洪为了跟上这个时代,曾两次走出舒适区。第一次,从北大这个舒适区出来,创办新东方。第二次,从董事长这个舒适的位置走出来,投身创投业,与盛希泰创洪泰。
俞敏洪不断突破自己,突破曾经自卑的自己。他说,我们要有突破的胆量,把阻碍生命的栏杆抬起来。必须突破自卑的壳,突破自轻的贱,突破胆怯的虚,突破失败的惧,越败越战,愈挫愈勇,才能奋勇向前。
他说,作为一个企业家,要顺应变革,善于变革,并且引领变革。而且要从本质上改变自己的思维,才能跟上这个时代。
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冒着可能会被颠覆的风险,为了新东方更好的发展,俞敏洪找来了在国外发展的2位英文水平比自己高的北大同学,徐小平、王强。他并没有因担忧而拒绝引入水平高于自己的人才。新东方上市之后,团队越来越职业化,鼓励员工给他提意见,慢慢形成公司开放的氛围。
在这个一切关系重新定义的时代,俞敏洪无疑是低调而且谦虚的,他认为所有关系都得重新界定。他觉得新东方是一个大平台,每个人都是平台的主人,是合作者。在创业有了成绩之时,把更多利益让给员工和合作者,很多人留在新东方创立自己的工作室,双方达到共享。
注:文字材料均来自于《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果果果果木整理
Q6:新东方的创始人是谁?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生于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
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从北大辞职,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6年带领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
扩展资料: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由1993年11月16日成立的北京新东方学校发展壮大而来,集团以语言培训为核心,拥有短期语言培训系统、职业教育 系统、基础教育系统、文化传播系统、科技产业系统、咨询服务系统、发展研究系统等多个发展平台,是一家集教育培训、教育产品研发、教育 服务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
一、企业文化:
新东方的使命为提升学生终身竞争力,塑造学生公民素质 赋予学生全球眼光而努力。
二、新东方发展成长四大原则
1、文化主导。
2、业务紧跟。
3、人才为重。
4、系统支持。
三、新东方核心价值观
诚信负责、真情关爱、好学精进、志高行远。
四、新东方员工行为准则
平等相待、团结互助、积极阳光、谦虚自律、坦诚沟通,勤奋工作、热诚服务,高效执行。
五、新东方教师行为准则
备课充分、教学热情、讲解精准、举止得体、励志向上、言传身教、师生互动、宽严结合、尊重同事、爱岗敬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俞洪敏
中国网-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关于新东方创始人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新东方创始人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温度8~1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新东方创始人,以及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简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 新东方三巨头现状
- 新东方三个创始人现在关系好吗
- 新东方老板是谁
- 我眼中的俞敏洪
- 新东方的创始人是谁?
Q1: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俞敏洪,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俞敏洪的个人简介
俞敏洪,男,汉族,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民盟成员。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大学学历。1985年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俞敏洪领导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天津、南京、成都、重庆、沈阳、深圳、长沙、济南、哈尔滨、襄樊、太原、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的十八所新东方学校,两家专业研究机构,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业务涵盖教育研发、图书杂志出版、在线教育、教学软件开发、文书写作、留学咨询等多个领域。
俞敏洪创业故事
新东方在美上市,造就了俞敏洪这个新的亿万富翁。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成功的老师,有人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把这两个角色结合在一起,俞敏洪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
北京时间9月8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收盘于20.88美元。新东方董事长、持有公司31.18%股权(4400万股)的俞敏洪的资产一跃超过1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作为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声名赫赫。十几年来,它帮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实现了出国梦,众多莘莘学子借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人评价说,“在中国,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像新东方这样,站在几十万青年命运的转折点上,站在东西方交流的转折点上,对中国社会进步发挥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这样的赞誉现在看来也许并不为过,但对于创办新东方的俞敏洪来说,当初却根本没有这样的“雄才大略”。
失意的80年代
俞敏洪的授课风格被学生们总结为“激励型”,他常常用到的一个例子就是自己的经历。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 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那时俞敏洪并没有远大的志向,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梦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惟一出路。尽管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坚持学习。
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住在30人一间的大房子里,俞敏洪的感觉就是进了天堂:可以一整天都用来学习了,可以在电灯下读书了。到了第二年春节,俞敏洪在班里的成绩已经进入前几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大三的一场肺结核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更加瘦削。
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接下来是两年平淡的生活。中国随后出现的留学热潮,让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1988年俞敏洪托福考了高分,但就在他全力以赴为出国而奋斗时,美国对中国紧缩留学政策。以后的两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大减,再加上他在北大学习成绩并不算优秀,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一起逝去的还有他所有的积蓄。
为了谋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出去办托福班,挣出国的学费。1990年秋天,俞敏洪的如意算盘被打碎了: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对此,俞敏洪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被逼下海
1991年,俞敏洪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英语教师的职务,为了挽救颜面不得不离开北大,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无天日的地步。但正是这些折磨使他找到了新的机会。尽管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了如指掌;尽管没有面子在北大呆下去,反而因此对培训行业越来越熟悉。
离开北大后,俞敏洪开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办培训班,学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费。这一年他29岁,他的目标是挣一笔学费,摆脱生活的窘境,然后像他的同学和朋友一样到美国留学。
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生动描述了俞敏洪这段创业经历:他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班”正式成立。第一天,来了两个学生,看“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记册干干净净,人影都没有,学生满脸狐疑。俞敏洪见状,赶紧推销自己,像是江湖术士,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活说死说,让两个学生留下钱。夫妻俩正高兴着呢,两个学生又回来了。他们心里不踏实,把钱又要回了……
尽管困难重重,但拼死拼活干了一段时间后,俞敏洪的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
眼看着培训班越来越火,俞敏洪渐渐萌生了自己办班的念头。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俞敏洪说,最初成立新东方,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作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连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买不起,连为老婆买条像样的裙子都做不到,整个家庭无家可归,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当时他曾对自己说:只要能赚到十万元钱,就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了。
到今天,新东方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机构,在全国拥有25所学校、111个学习中心和13个书店,大约有1700名教师分布在24个城市。目前累计已有300万名学生参与新东方培训,仅今年就有87.2万名。外语培训和考试辅导课程在新东方营收中所占比例高达89%,是该公司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和增长动力。
俞敏洪说,“新东方走到今天,不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最初只是为了糊口,招几个学生办个小小的补习班而已。新东方到了今天,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期待,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为中国学生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教育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未来做更多的`事。”新东方为何能从竞争激烈的英语培训市场脱颖而出,俞敏洪说自己最成功的决策,就是把那帮比他出息的海外朋友请了回来。
“任何一个人办了新东方都情有可原,但我就不能原谅。因为我在同学眼里是最没出息的人。我的成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结果他们就回来了。”
1995年底,积累了一小笔财富的俞敏洪飞到北美,这里曾是他心牵梦绕的地方,当年就是为了凑留学的费用,他丢掉了在北大的教师职位。在加拿大,曾经同为北大教师的徐小平听了俞敏洪的创业经历怦然心动,毅然决定回国和俞敏洪一起创业。在美国,看到那么多中国留学生碰到俞敏洪都会叫一声“俞老师”,已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同学王强也深受刺激。1996年,王强终于下定决心回国。
在俞敏洪的鼓动下,昔日好友徐小平、王强、包凡一、钱永强陆陆续续从海外赶回加盟了新东方。经过在海外多年的打拼,这些海归身上都积聚起了巨大的能量。这批从世界各地汇聚到新东方的个性桀骜不驯的人,把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教学方法带进了新东方。
俞敏洪笑言自己是“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奋斗”。如何将这些有个性的人团结到一起,并让每个人都保持活力和激情,是俞敏洪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俞敏洪说,在新东方,没有任何人把我当领导看,没有任何人会因为我犯了错误而放过我。在无数场合下,我都难堪到了无地自容的地步,我无数次后悔把这些精英人物召集到新东方来,又无数次因为新东方有这么一大批出色的人才而骄傲。因为这些人的到来,我明显地进步了,新东方明显地进步了。没有他们,我到今天可能还是个目光短浅的个体户,没有他们,新东方到今天还可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培训学校。
像所有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民营企业一样,新东方几年后也遇到了一次次人事危机。2001年8月,新东方创业三位元老之一的王强决定出走。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详细描述了这段事实:“在场的人都清楚,新东方可能正沿着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道路向下滑行,可能面临一个私营企业由于决策失误、理念不合、利益纷争而导致的内部分裂,有可能出现盛极而衰、灰飞烟灭的庸俗结局。”庆幸的是,在俞敏洪的极力挽留之下,王强最终没有离开。
新东方的“内乱”没有就此结束。2003年,北京新东方学校另一位副校长、著名TSE(英语口语测试)教学专家杜子华离开了管理层。2004年,新东方的另外两外干将——江博和胡敏也低调离开新东方。
新东方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后,俞敏洪身价已逾10亿,其他董事会成员徐小平、包凡一、钱永强身价可能也将上亿。以后,在资本力量的左右下,这个“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奋斗”的故事能否顺利延续呢?
新东方精神
如今,新东方已经成为无数人梦想的发源地和实现梦想的场所。成千上万人通过在新东方艰苦的学习,圆了自己的留学梦。
与新东方的英语培训一同冲向全国各地的,还有新东方精神。一位同行在参加完新东方去年的梦想之旅后总结道,新东方最重要的就是告诉了我们,尽管生活沧海桑田,依然不要停止追求自己的梦和理想!
新东方精神到底是什么?俞敏洪说,“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是我生命中一连串铭心刻骨的故事:是在被北大处分后无泪的痛苦,是在被美国大学拒收后无尽的绝望,是在被其他培训机构恐吓后浑身的颤抖,是在被医生抢救过来后撕心裂肺的哭喊;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更是在痛苦之后决不回头的努力,在绝望之后坚韧不拔的追求,在颤抖之后不屈不饶的勇气,在哭喊之后重新积聚的力量。”
俞敏洪认为,人活着需要有一种感觉,新东方之所以被很多人接受,也是因为新东方有一种感觉存在,凡是到新东方来过的人,都在新东方感觉到了一种活力、一种顽强和一种豁达。
“十年风雨辉煌路,百年教育报国心”。俞敏洪希望新东方能为中国学生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教育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未来做更多的事。
不过,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因“老罗语录”而名噪一时的新东方前教师罗永浩表示,“我认为媒体上说俞敏洪是最富有的英语教师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俞敏洪从来都不是一个英语教师,他只是一个商人。”
罗永浩在他的博客上写道,“我当初刚来新东方的时候,新东方在社会上成功地制造了一个一群理想主义者创业的美好形象,我来的时候对新东方有很多很好的向往、期待这样的东西。来了之后慢慢发现这个机构其实就是一个100%的纯商业机构,当然我不认为纯商业机构有什么不好,但是作为一个唯利是图的、没有原则的商业机构,总是宣传什么‘百年教育报国心’就比较恶心了。”
新东方就是这样在争议,甚至相互攻击中慢慢成长,过去是,将来可能也会是。
几年前,俞敏洪曾写道,“现在新东方做大了,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反而越来越多了,有些困难是因为中国的客观现实造成的,但有些困难存在完全是因为我的无能和性格缺陷所致。放眼看去,我开始明白,只要新东方存在着、发展着,我所面临的困难和痛苦将会无穷无尽。多少次痛苦万分时,我下定决心要放弃新东方,希望离新东方越远越好,多少次在我离开新东方一段时间后,又对她如此的魂牵梦绕、日夜思念,只要听不到新东方的消息就茶饭不思,坐立不安。”
创业故事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市,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价暴涨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报告显示,新东方2007财年第一季(2006年6月1日到8月31日)净营收为4.293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为1.651亿元,同比增长100.8%。目前,新东方占有全国60%以上的出国英语培训市场。
俞敏洪是国内英语培训的头牌学校新东方的创始人。一路高唱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俞敏洪老师,终于在2006年9月7日迎来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纽交所上市。据测算,上市后,44岁的俞敏洪资产至少高达1.21亿美元,可谓“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俞敏洪的励志故事,《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中,有详细记录。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对俞敏洪一次醉酒经历的描述,看了令人不禁地想落泪。
俞敏洪那次醉酒,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俞敏洪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混,应该结识几个警察,但又没有这样的门道。最后通过报案时仅有一面之缘的那个警察,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 ”。
他兜里揣了3000块钱,走进香港美食城。在中关村十几年,他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饭店。他在这种场面交流有问题,一是他那口江阴普通话,别别扭扭, 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二是找不着话说。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尴尬和恐惧,劝别人喝,自己先喝。不会说话,只会喝酒。因为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医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回不来了。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
他醒过来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
他说:“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个没有希望的事业.....”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怵。
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晚上7点还有课,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实际上,酒醉了是很好对付的,但是精神上的痛苦就不那么容易忍了。醉了、哭了、喊了、不干了……可是第二天醒来仍旧要硬着头皮接着干,仍旧要硬着头皮挟起皮包给学生上课去,眼角的泪痕可以不干,该干的事却不能不干。
就这样有了今天如日中天的新东方!
;Q2:新东方三巨头现状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新东方创始人、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曾荣获“中国最具魅力校长”、“CCTV年度经济人物”称号、“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等称号。
王强,已离开新东方,现在和徐小平老师在办真格基金。王强是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美国著名英语教学专家、中国国家广播电台英语频道特邀主持人。2019年5月27日,公益活动“人生第一课”在北京正式启动。在仪式上,上演了王强,鄂靖文和凌潇肃表演的《中国家风——梁启超和他的九个儿女》舞台剧。
徐小平,已离开新东方,现在和王强老师在办真格基金。真格基金创始人、中国证监会基金行业协会天使投资专业委员会主席、欧美校友会2005年委员会的秘书长等职务。由他创办的正格基金获得 中国“年度天使投资机构”的称号。
扩展资料:
新东方创办于1993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是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教育集团,同时也是教育培训集团。定位于以学生全面成长为核心,打造了新东方中小学全科教育、新东方大学考试、新东方留学考试、新东方在线、新东方前途出国、新东方国际游学等诸多教育品牌。
公司于2006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2012年7月18日,新东方因调整VIE结构遭SEC调查股价暴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东方
Q3:新东方三个创始人现在关系好吗
俞敏洪说他与徐小平、王强至今还是好朋友。
具体解释如下:新东方的三位创始人。
创始人之一俞敏洪。他是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他于1993年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俞敏洪是1991年从北大辞职,实际上新东方俞敏洪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12年获得最具影响力50位商界领袖,2015年5月,在大型历史秘密片《旋风九日》中客串。2006年带领在的证券交易所上市2009年获得年度经济人,前董事长盛希泰2014年11月26日共同成立洪泰Fund。
二、创始人之一王强。王强是美语思维学习法创始人及高级顾问,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国家广播电台英语频道特约主持人,新东方著名英语美国,教学专家联合创始人。大学车辆工程学院授予基础研究员(终身荣誉称号,并且著名古籍爱好者和收藏者。贝尔美国通信研究所软件工程师,曾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三、创始人之一徐小平。徐小平是正格基金创始人、“2013年度最佳天使投资人”、著名天使投资人何荣获“2010年度最受尊敬天使投资人”、“2013年度天使投资领袖”、“2011年度天使投资人”、“2012年度最佳天使基金”等奖项。中国天使会名誉主席,徐小平同时还担任过来自中国的青年天使会,、中国证监会基金行业协会天使投资专业委员会主席,他创办的正格基金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在股权、清科和中国中荣获“年度天使投资机构”称号。
Q4:新东方老板是谁
于洪敏。总裁和创始人是于。
俞,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曾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
新东方,全称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是一家综合性教育集团,也是一家教育培训集团。公司业务包括外语培训、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在线教育、出国咨询、图书出版等领域。
扩展信息:
1978年,余高考落榜,英语仅33分。余的母亲却不甘心。在得知当地一所初中缺少英语老师后,她去余做初中英语代课老师。目的是获得一些收入并为考试而学习。
1979年,我参加了第二次高考,又失败了。这次英语考了55分。两次失败后,决定放弃。然而,余的母亲听说县政府办了一个高考补习班,她四处寻找关系,让余参加这个补习班。余原本的目标是考上江苏地方师范学院的大专,但高考时成绩飙升,于是报考了北京大学。
1993年11月,于选择弃教从商,创办了新东方学校,并在34个城市建立了英语学校和其他学习中心。于创办新东方是因为他没能获得美国大学的奖学金。为了筹集足够的钱去美国学习,余成了一名业余语言家教,在北京大学教英语。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79759ee3d6d55fb91f7467960224f4a20a4ddb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Q5:我眼中的俞敏洪
———读俞敏洪《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有感
果果果果木 整理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中俞敏洪的简介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民盟中央常委,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俞敏洪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1年成立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
俞敏洪和他创办的新东方,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从中关村二小一间破旧的临建房起步,新东方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私立教育品牌和行业领导者。
在他的青年时代,他的第一个理想是考上大学。历经三年之后,他考上了北大。第二个理想是成为一名老师,他真当了老师。第三个理想是教书赚钱,结果他办了培训班。第四个理想出国读书,结果他创办的新东方把许多中国学子送出国门,并且其中多数人都考入了哈佛、耶鲁、斯坦福等世界名牌大学。还把新东方做成了上市公司。俞敏洪还接手了一家民办大学,他计划用20年时间把它打造成一所可以和国内一流大学媲美的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俞敏洪和盛希泰一起创立专门支持年轻人创业的洪泰基金。
俞敏洪在他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给自己定了一个高度,不断积蓄自己的力量,才能一步步创造了新东方的辉煌,成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以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为榜样。
少年时,以父母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勤劳、善良、如何做人、如何分辨是非。他曾说过,父母给予我的影响虽然无法用文字描述,却是我一生受用不尽。
求学时,以考上大学的同学为榜样,最后考入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在新东方,同事是他的榜样。他曾说,他的上课风格有一部分受到了当时北大同学徐小平的影响。徐小平当年是北大活跃分子,思想敏锐,口若悬河。他还说,我的如今的做事方式和判断力受到了包凡一的深刻影响。他拥有独具特色批判精神和自嘲精神。
俞敏洪喜欢阅读,在得肺结核的那一年,住院期间读了大概300本书。他说,是那段经历奠定了我独立思考、从书中寻找自己的世界的基础,并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事业成功之后的俞敏洪仍然每天坚持读书。他说,书中的思想才能引导我们走向未来。他读名人传记,读管理书籍。他有雷打不动固定的读书时间。他说过,当全世界都抛弃你或你抛弃了全世界时,唯一对你不离不弃的就是你手头上的那些书籍。而且他边读边做笔记。他在3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读了60多本书,做了30000多字的读书笔记。他说过,每天坚持读书,吸收新鲜事物,让自己有所进步。这样每天都有进步。而且人生需要不断学习。
俞敏洪是一个很注意保持身体健康的人,天天坚持锻炼、做工作计划、常常反思自己。
他说真正的新精英的定义是能够自我成长又能帮助这个社会进步的人。我们这一代代人的使命就是探索体制变革,促进经济发展、文明进步。
俞敏洪一直坚持心中的价值标准,帮助年轻人的成长,支教扶贫建大学,创立洪泰基金。
他说,他希望所有创业者在如此喧嚣的世界上,永远都能够拥有自己的家国情怀。
他说他经营新东方20多年,有无数次做房地产、投机的机会,但都没有参与,唯一的理由就是怕分散自己的精力,让他无法全心全意投入新东方的事务。他的目标就是保持好的教学质量。
纵观俞敏洪创业过程,他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用不同的人。
他刚成立新东方时,因为经济条件制约,他用的是家族成员。
随着新东方的发展,家族成员的文化水平、管理经验已经不再适应新东方的发展壮大了。公司引进外来人才,借助力量给新东方换血,把家族成员清理出了新东方,成功将新东方推进新的发展阶段。
新东方上市前,找到了新的新东方的CFO谢东萤,把新东方成功推上市。
新东方由一个培训学校,成功发展到今天的东方控股,也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得益于俞敏洪真是一个非常善于用人的人。
他曾说过一个词,叫“守正出奇”。
简单来说,守正,就是坚持住做人做事的底线。出奇,就是用一些最新的、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方法把你的事业、你想做的事情做成功。
新东方要上市的时候,是一个培训机构。国家明确规定,培训机构是事业单位,不能上市。他成立了一个公司--新东方教育集团。把教学和运营分开。并成功说服教育部的人,开创了培训学校转型为新东方控股的先例。带来了培训领域的春天。上市之后,新东方成立自强奖学金,每年赞助2000个大学生的学费,回报社会。
1991年,俞敏洪办培训班到1993年成立新东方就是顺应了时代的趋势。那个时候,国家允许学生自主岀国留学,他看到了这个趋势,抓住了时代,抓住了留学的脉博。到现在成立基金,做天使投资人,也是为了抓住时代。因为现在的中国就是要通过创业和创新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调动创业成功人士二次创业的积极性。他说这是经济后续增量发展的重要发动机。所以要抓住这个时代。
俞敏洪为了跟上这个时代,曾两次走出舒适区。第一次,从北大这个舒适区出来,创办新东方。第二次,从董事长这个舒适的位置走出来,投身创投业,与盛希泰创洪泰。
俞敏洪不断突破自己,突破曾经自卑的自己。他说,我们要有突破的胆量,把阻碍生命的栏杆抬起来。必须突破自卑的壳,突破自轻的贱,突破胆怯的虚,突破失败的惧,越败越战,愈挫愈勇,才能奋勇向前。
他说,作为一个企业家,要顺应变革,善于变革,并且引领变革。而且要从本质上改变自己的思维,才能跟上这个时代。
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冒着可能会被颠覆的风险,为了新东方更好的发展,俞敏洪找来了在国外发展的2位英文水平比自己高的北大同学,徐小平、王强。他并没有因担忧而拒绝引入水平高于自己的人才。新东方上市之后,团队越来越职业化,鼓励员工给他提意见,慢慢形成公司开放的氛围。
在这个一切关系重新定义的时代,俞敏洪无疑是低调而且谦虚的,他认为所有关系都得重新界定。他觉得新东方是一个大平台,每个人都是平台的主人,是合作者。在创业有了成绩之时,把更多利益让给员工和合作者,很多人留在新东方创立自己的工作室,双方达到共享。
注:文字材料均来自于《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果果果果木整理
Q6:新东方的创始人是谁?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生于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
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从北大辞职,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6年带领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
扩展资料: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由1993年11月16日成立的北京新东方学校发展壮大而来,集团以语言培训为核心,拥有短期语言培训系统、职业教育 系统、基础教育系统、文化传播系统、科技产业系统、咨询服务系统、发展研究系统等多个发展平台,是一家集教育培训、教育产品研发、教育 服务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
一、企业文化:
新东方的使命为提升学生终身竞争力,塑造学生公民素质 赋予学生全球眼光而努力。
二、新东方发展成长四大原则
1、文化主导。
2、业务紧跟。
3、人才为重。
4、系统支持。
三、新东方核心价值观
诚信负责、真情关爱、好学精进、志高行远。
四、新东方员工行为准则
平等相待、团结互助、积极阳光、谦虚自律、坦诚沟通,勤奋工作、热诚服务,高效执行。
五、新东方教师行为准则
备课充分、教学热情、讲解精准、举止得体、励志向上、言传身教、师生互动、宽严结合、尊重同事、爱岗敬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俞洪敏
中国网-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关于新东方创始人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新东方创始人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湿度4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新东方创始人,以及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简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 新东方三巨头现状
- 新东方三个创始人现在关系好吗
- 新东方老板是谁
- 我眼中的俞敏洪
- 新东方的创始人是谁?
Q1: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俞敏洪,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俞敏洪的个人简介
俞敏洪,男,汉族,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民盟成员。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大学学历。1985年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俞敏洪领导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天津、南京、成都、重庆、沈阳、深圳、长沙、济南、哈尔滨、襄樊、太原、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的十八所新东方学校,两家专业研究机构,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业务涵盖教育研发、图书杂志出版、在线教育、教学软件开发、文书写作、留学咨询等多个领域。
俞敏洪创业故事
新东方在美上市,造就了俞敏洪这个新的亿万富翁。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成功的老师,有人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把这两个角色结合在一起,俞敏洪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
北京时间9月8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收盘于20.88美元。新东方董事长、持有公司31.18%股权(4400万股)的俞敏洪的资产一跃超过1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作为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声名赫赫。十几年来,它帮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实现了出国梦,众多莘莘学子借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人评价说,“在中国,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像新东方这样,站在几十万青年命运的转折点上,站在东西方交流的转折点上,对中国社会进步发挥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这样的赞誉现在看来也许并不为过,但对于创办新东方的俞敏洪来说,当初却根本没有这样的“雄才大略”。
失意的80年代
俞敏洪的授课风格被学生们总结为“激励型”,他常常用到的一个例子就是自己的经历。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 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那时俞敏洪并没有远大的志向,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梦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惟一出路。尽管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坚持学习。
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住在30人一间的大房子里,俞敏洪的感觉就是进了天堂:可以一整天都用来学习了,可以在电灯下读书了。到了第二年春节,俞敏洪在班里的成绩已经进入前几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大三的一场肺结核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更加瘦削。
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接下来是两年平淡的生活。中国随后出现的留学热潮,让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1988年俞敏洪托福考了高分,但就在他全力以赴为出国而奋斗时,美国对中国紧缩留学政策。以后的两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大减,再加上他在北大学习成绩并不算优秀,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一起逝去的还有他所有的积蓄。
为了谋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出去办托福班,挣出国的学费。1990年秋天,俞敏洪的如意算盘被打碎了: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对此,俞敏洪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被逼下海
1991年,俞敏洪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英语教师的职务,为了挽救颜面不得不离开北大,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无天日的地步。但正是这些折磨使他找到了新的机会。尽管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了如指掌;尽管没有面子在北大呆下去,反而因此对培训行业越来越熟悉。
离开北大后,俞敏洪开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办培训班,学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费。这一年他29岁,他的目标是挣一笔学费,摆脱生活的窘境,然后像他的同学和朋友一样到美国留学。
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生动描述了俞敏洪这段创业经历:他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班”正式成立。第一天,来了两个学生,看“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记册干干净净,人影都没有,学生满脸狐疑。俞敏洪见状,赶紧推销自己,像是江湖术士,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活说死说,让两个学生留下钱。夫妻俩正高兴着呢,两个学生又回来了。他们心里不踏实,把钱又要回了……
尽管困难重重,但拼死拼活干了一段时间后,俞敏洪的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
眼看着培训班越来越火,俞敏洪渐渐萌生了自己办班的念头。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俞敏洪说,最初成立新东方,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作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连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买不起,连为老婆买条像样的裙子都做不到,整个家庭无家可归,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当时他曾对自己说:只要能赚到十万元钱,就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了。
到今天,新东方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机构,在全国拥有25所学校、111个学习中心和13个书店,大约有1700名教师分布在24个城市。目前累计已有300万名学生参与新东方培训,仅今年就有87.2万名。外语培训和考试辅导课程在新东方营收中所占比例高达89%,是该公司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和增长动力。
俞敏洪说,“新东方走到今天,不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最初只是为了糊口,招几个学生办个小小的补习班而已。新东方到了今天,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期待,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为中国学生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教育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未来做更多的`事。”新东方为何能从竞争激烈的英语培训市场脱颖而出,俞敏洪说自己最成功的决策,就是把那帮比他出息的海外朋友请了回来。
“任何一个人办了新东方都情有可原,但我就不能原谅。因为我在同学眼里是最没出息的人。我的成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结果他们就回来了。”
1995年底,积累了一小笔财富的俞敏洪飞到北美,这里曾是他心牵梦绕的地方,当年就是为了凑留学的费用,他丢掉了在北大的教师职位。在加拿大,曾经同为北大教师的徐小平听了俞敏洪的创业经历怦然心动,毅然决定回国和俞敏洪一起创业。在美国,看到那么多中国留学生碰到俞敏洪都会叫一声“俞老师”,已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同学王强也深受刺激。1996年,王强终于下定决心回国。
在俞敏洪的鼓动下,昔日好友徐小平、王强、包凡一、钱永强陆陆续续从海外赶回加盟了新东方。经过在海外多年的打拼,这些海归身上都积聚起了巨大的能量。这批从世界各地汇聚到新东方的个性桀骜不驯的人,把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教学方法带进了新东方。
俞敏洪笑言自己是“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奋斗”。如何将这些有个性的人团结到一起,并让每个人都保持活力和激情,是俞敏洪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俞敏洪说,在新东方,没有任何人把我当领导看,没有任何人会因为我犯了错误而放过我。在无数场合下,我都难堪到了无地自容的地步,我无数次后悔把这些精英人物召集到新东方来,又无数次因为新东方有这么一大批出色的人才而骄傲。因为这些人的到来,我明显地进步了,新东方明显地进步了。没有他们,我到今天可能还是个目光短浅的个体户,没有他们,新东方到今天还可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培训学校。
像所有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民营企业一样,新东方几年后也遇到了一次次人事危机。2001年8月,新东方创业三位元老之一的王强决定出走。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详细描述了这段事实:“在场的人都清楚,新东方可能正沿着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道路向下滑行,可能面临一个私营企业由于决策失误、理念不合、利益纷争而导致的内部分裂,有可能出现盛极而衰、灰飞烟灭的庸俗结局。”庆幸的是,在俞敏洪的极力挽留之下,王强最终没有离开。
新东方的“内乱”没有就此结束。2003年,北京新东方学校另一位副校长、著名TSE(英语口语测试)教学专家杜子华离开了管理层。2004年,新东方的另外两外干将——江博和胡敏也低调离开新东方。
新东方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后,俞敏洪身价已逾10亿,其他董事会成员徐小平、包凡一、钱永强身价可能也将上亿。以后,在资本力量的左右下,这个“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奋斗”的故事能否顺利延续呢?
新东方精神
如今,新东方已经成为无数人梦想的发源地和实现梦想的场所。成千上万人通过在新东方艰苦的学习,圆了自己的留学梦。
与新东方的英语培训一同冲向全国各地的,还有新东方精神。一位同行在参加完新东方去年的梦想之旅后总结道,新东方最重要的就是告诉了我们,尽管生活沧海桑田,依然不要停止追求自己的梦和理想!
新东方精神到底是什么?俞敏洪说,“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是我生命中一连串铭心刻骨的故事:是在被北大处分后无泪的痛苦,是在被美国大学拒收后无尽的绝望,是在被其他培训机构恐吓后浑身的颤抖,是在被医生抢救过来后撕心裂肺的哭喊;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更是在痛苦之后决不回头的努力,在绝望之后坚韧不拔的追求,在颤抖之后不屈不饶的勇气,在哭喊之后重新积聚的力量。”
俞敏洪认为,人活着需要有一种感觉,新东方之所以被很多人接受,也是因为新东方有一种感觉存在,凡是到新东方来过的人,都在新东方感觉到了一种活力、一种顽强和一种豁达。
“十年风雨辉煌路,百年教育报国心”。俞敏洪希望新东方能为中国学生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教育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未来做更多的事。
不过,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因“老罗语录”而名噪一时的新东方前教师罗永浩表示,“我认为媒体上说俞敏洪是最富有的英语教师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俞敏洪从来都不是一个英语教师,他只是一个商人。”
罗永浩在他的博客上写道,“我当初刚来新东方的时候,新东方在社会上成功地制造了一个一群理想主义者创业的美好形象,我来的时候对新东方有很多很好的向往、期待这样的东西。来了之后慢慢发现这个机构其实就是一个100%的纯商业机构,当然我不认为纯商业机构有什么不好,但是作为一个唯利是图的、没有原则的商业机构,总是宣传什么‘百年教育报国心’就比较恶心了。”
新东方就是这样在争议,甚至相互攻击中慢慢成长,过去是,将来可能也会是。
几年前,俞敏洪曾写道,“现在新东方做大了,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反而越来越多了,有些困难是因为中国的客观现实造成的,但有些困难存在完全是因为我的无能和性格缺陷所致。放眼看去,我开始明白,只要新东方存在着、发展着,我所面临的困难和痛苦将会无穷无尽。多少次痛苦万分时,我下定决心要放弃新东方,希望离新东方越远越好,多少次在我离开新东方一段时间后,又对她如此的魂牵梦绕、日夜思念,只要听不到新东方的消息就茶饭不思,坐立不安。”
创业故事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市,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价暴涨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报告显示,新东方2007财年第一季(2006年6月1日到8月31日)净营收为4.293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为1.651亿元,同比增长100.8%。目前,新东方占有全国60%以上的出国英语培训市场。
俞敏洪是国内英语培训的头牌学校新东方的创始人。一路高唱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俞敏洪老师,终于在2006年9月7日迎来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纽交所上市。据测算,上市后,44岁的俞敏洪资产至少高达1.21亿美元,可谓“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俞敏洪的励志故事,《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中,有详细记录。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对俞敏洪一次醉酒经历的描述,看了令人不禁地想落泪。
俞敏洪那次醉酒,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俞敏洪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混,应该结识几个警察,但又没有这样的门道。最后通过报案时仅有一面之缘的那个警察,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 ”。
他兜里揣了3000块钱,走进香港美食城。在中关村十几年,他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饭店。他在这种场面交流有问题,一是他那口江阴普通话,别别扭扭, 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二是找不着话说。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尴尬和恐惧,劝别人喝,自己先喝。不会说话,只会喝酒。因为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医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回不来了。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
他醒过来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
他说:“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个没有希望的事业.....”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怵。
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晚上7点还有课,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实际上,酒醉了是很好对付的,但是精神上的痛苦就不那么容易忍了。醉了、哭了、喊了、不干了……可是第二天醒来仍旧要硬着头皮接着干,仍旧要硬着头皮挟起皮包给学生上课去,眼角的泪痕可以不干,该干的事却不能不干。
就这样有了今天如日中天的新东方!
;Q2:新东方三巨头现状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新东方创始人、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曾荣获“中国最具魅力校长”、“CCTV年度经济人物”称号、“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等称号。
王强,已离开新东方,现在和徐小平老师在办真格基金。王强是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美国著名英语教学专家、中国国家广播电台英语频道特邀主持人。2019年5月27日,公益活动“人生第一课”在北京正式启动。在仪式上,上演了王强,鄂靖文和凌潇肃表演的《中国家风——梁启超和他的九个儿女》舞台剧。
徐小平,已离开新东方,现在和王强老师在办真格基金。真格基金创始人、中国证监会基金行业协会天使投资专业委员会主席、欧美校友会2005年委员会的秘书长等职务。由他创办的正格基金获得 中国“年度天使投资机构”的称号。
扩展资料:
新东方创办于1993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是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教育集团,同时也是教育培训集团。定位于以学生全面成长为核心,打造了新东方中小学全科教育、新东方大学考试、新东方留学考试、新东方在线、新东方前途出国、新东方国际游学等诸多教育品牌。
公司于2006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2012年7月18日,新东方因调整VIE结构遭SEC调查股价暴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东方
Q3:新东方三个创始人现在关系好吗
俞敏洪说他与徐小平、王强至今还是好朋友。
具体解释如下:新东方的三位创始人。
创始人之一俞敏洪。他是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他于1993年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俞敏洪是1991年从北大辞职,实际上新东方俞敏洪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12年获得最具影响力50位商界领袖,2015年5月,在大型历史秘密片《旋风九日》中客串。2006年带领在的证券交易所上市2009年获得年度经济人,前董事长盛希泰2014年11月26日共同成立洪泰Fund。
二、创始人之一王强。王强是美语思维学习法创始人及高级顾问,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国家广播电台英语频道特约主持人,新东方著名英语美国,教学专家联合创始人。大学车辆工程学院授予基础研究员(终身荣誉称号,并且著名古籍爱好者和收藏者。贝尔美国通信研究所软件工程师,曾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三、创始人之一徐小平。徐小平是正格基金创始人、“2013年度最佳天使投资人”、著名天使投资人何荣获“2010年度最受尊敬天使投资人”、“2013年度天使投资领袖”、“2011年度天使投资人”、“2012年度最佳天使基金”等奖项。中国天使会名誉主席,徐小平同时还担任过来自中国的青年天使会,、中国证监会基金行业协会天使投资专业委员会主席,他创办的正格基金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在股权、清科和中国中荣获“年度天使投资机构”称号。
Q4:新东方老板是谁
于洪敏。总裁和创始人是于。
俞,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曾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
新东方,全称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是一家综合性教育集团,也是一家教育培训集团。公司业务包括外语培训、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在线教育、出国咨询、图书出版等领域。
扩展信息:
1978年,余高考落榜,英语仅33分。余的母亲却不甘心。在得知当地一所初中缺少英语老师后,她去余做初中英语代课老师。目的是获得一些收入并为考试而学习。
1979年,我参加了第二次高考,又失败了。这次英语考了55分。两次失败后,决定放弃。然而,余的母亲听说县政府办了一个高考补习班,她四处寻找关系,让余参加这个补习班。余原本的目标是考上江苏地方师范学院的大专,但高考时成绩飙升,于是报考了北京大学。
1993年11月,于选择弃教从商,创办了新东方学校,并在34个城市建立了英语学校和其他学习中心。于创办新东方是因为他没能获得美国大学的奖学金。为了筹集足够的钱去美国学习,余成了一名业余语言家教,在北京大学教英语。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79759ee3d6d55fb91f7467960224f4a20a4ddb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Q5:我眼中的俞敏洪
———读俞敏洪《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有感
果果果果木 整理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中俞敏洪的简介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民盟中央常委,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俞敏洪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1年成立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
俞敏洪和他创办的新东方,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从中关村二小一间破旧的临建房起步,新东方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私立教育品牌和行业领导者。
在他的青年时代,他的第一个理想是考上大学。历经三年之后,他考上了北大。第二个理想是成为一名老师,他真当了老师。第三个理想是教书赚钱,结果他办了培训班。第四个理想出国读书,结果他创办的新东方把许多中国学子送出国门,并且其中多数人都考入了哈佛、耶鲁、斯坦福等世界名牌大学。还把新东方做成了上市公司。俞敏洪还接手了一家民办大学,他计划用20年时间把它打造成一所可以和国内一流大学媲美的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俞敏洪和盛希泰一起创立专门支持年轻人创业的洪泰基金。
俞敏洪在他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给自己定了一个高度,不断积蓄自己的力量,才能一步步创造了新东方的辉煌,成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以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为榜样。
少年时,以父母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勤劳、善良、如何做人、如何分辨是非。他曾说过,父母给予我的影响虽然无法用文字描述,却是我一生受用不尽。
求学时,以考上大学的同学为榜样,最后考入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在新东方,同事是他的榜样。他曾说,他的上课风格有一部分受到了当时北大同学徐小平的影响。徐小平当年是北大活跃分子,思想敏锐,口若悬河。他还说,我的如今的做事方式和判断力受到了包凡一的深刻影响。他拥有独具特色批判精神和自嘲精神。
俞敏洪喜欢阅读,在得肺结核的那一年,住院期间读了大概300本书。他说,是那段经历奠定了我独立思考、从书中寻找自己的世界的基础,并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事业成功之后的俞敏洪仍然每天坚持读书。他说,书中的思想才能引导我们走向未来。他读名人传记,读管理书籍。他有雷打不动固定的读书时间。他说过,当全世界都抛弃你或你抛弃了全世界时,唯一对你不离不弃的就是你手头上的那些书籍。而且他边读边做笔记。他在3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读了60多本书,做了30000多字的读书笔记。他说过,每天坚持读书,吸收新鲜事物,让自己有所进步。这样每天都有进步。而且人生需要不断学习。
俞敏洪是一个很注意保持身体健康的人,天天坚持锻炼、做工作计划、常常反思自己。
他说真正的新精英的定义是能够自我成长又能帮助这个社会进步的人。我们这一代代人的使命就是探索体制变革,促进经济发展、文明进步。
俞敏洪一直坚持心中的价值标准,帮助年轻人的成长,支教扶贫建大学,创立洪泰基金。
他说,他希望所有创业者在如此喧嚣的世界上,永远都能够拥有自己的家国情怀。
他说他经营新东方20多年,有无数次做房地产、投机的机会,但都没有参与,唯一的理由就是怕分散自己的精力,让他无法全心全意投入新东方的事务。他的目标就是保持好的教学质量。
纵观俞敏洪创业过程,他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用不同的人。
他刚成立新东方时,因为经济条件制约,他用的是家族成员。
随着新东方的发展,家族成员的文化水平、管理经验已经不再适应新东方的发展壮大了。公司引进外来人才,借助力量给新东方换血,把家族成员清理出了新东方,成功将新东方推进新的发展阶段。
新东方上市前,找到了新的新东方的CFO谢东萤,把新东方成功推上市。
新东方由一个培训学校,成功发展到今天的东方控股,也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得益于俞敏洪真是一个非常善于用人的人。
他曾说过一个词,叫“守正出奇”。
简单来说,守正,就是坚持住做人做事的底线。出奇,就是用一些最新的、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方法把你的事业、你想做的事情做成功。
新东方要上市的时候,是一个培训机构。国家明确规定,培训机构是事业单位,不能上市。他成立了一个公司--新东方教育集团。把教学和运营分开。并成功说服教育部的人,开创了培训学校转型为新东方控股的先例。带来了培训领域的春天。上市之后,新东方成立自强奖学金,每年赞助2000个大学生的学费,回报社会。
1991年,俞敏洪办培训班到1993年成立新东方就是顺应了时代的趋势。那个时候,国家允许学生自主岀国留学,他看到了这个趋势,抓住了时代,抓住了留学的脉博。到现在成立基金,做天使投资人,也是为了抓住时代。因为现在的中国就是要通过创业和创新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调动创业成功人士二次创业的积极性。他说这是经济后续增量发展的重要发动机。所以要抓住这个时代。
俞敏洪为了跟上这个时代,曾两次走出舒适区。第一次,从北大这个舒适区出来,创办新东方。第二次,从董事长这个舒适的位置走出来,投身创投业,与盛希泰创洪泰。
俞敏洪不断突破自己,突破曾经自卑的自己。他说,我们要有突破的胆量,把阻碍生命的栏杆抬起来。必须突破自卑的壳,突破自轻的贱,突破胆怯的虚,突破失败的惧,越败越战,愈挫愈勇,才能奋勇向前。
他说,作为一个企业家,要顺应变革,善于变革,并且引领变革。而且要从本质上改变自己的思维,才能跟上这个时代。
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冒着可能会被颠覆的风险,为了新东方更好的发展,俞敏洪找来了在国外发展的2位英文水平比自己高的北大同学,徐小平、王强。他并没有因担忧而拒绝引入水平高于自己的人才。新东方上市之后,团队越来越职业化,鼓励员工给他提意见,慢慢形成公司开放的氛围。
在这个一切关系重新定义的时代,俞敏洪无疑是低调而且谦虚的,他认为所有关系都得重新界定。他觉得新东方是一个大平台,每个人都是平台的主人,是合作者。在创业有了成绩之时,把更多利益让给员工和合作者,很多人留在新东方创立自己的工作室,双方达到共享。
注:文字材料均来自于《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果果果果木整理
Q6:新东方的创始人是谁?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生于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
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从北大辞职,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6年带领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
扩展资料: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由1993年11月16日成立的北京新东方学校发展壮大而来,集团以语言培训为核心,拥有短期语言培训系统、职业教育 系统、基础教育系统、文化传播系统、科技产业系统、咨询服务系统、发展研究系统等多个发展平台,是一家集教育培训、教育产品研发、教育 服务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
一、企业文化:
新东方的使命为提升学生终身竞争力,塑造学生公民素质 赋予学生全球眼光而努力。
二、新东方发展成长四大原则
1、文化主导。
2、业务紧跟。
3、人才为重。
4、系统支持。
三、新东方核心价值观
诚信负责、真情关爱、好学精进、志高行远。
四、新东方员工行为准则
平等相待、团结互助、积极阳光、谦虚自律、坦诚沟通,勤奋工作、热诚服务,高效执行。
五、新东方教师行为准则
备课充分、教学热情、讲解精准、举止得体、励志向上、言传身教、师生互动、宽严结合、尊重同事、爱岗敬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俞洪敏
中国网-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关于新东方创始人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新东方创始人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紫外线很弱